|
阅读下面的文化经典选段,回答问题。(6分)子曰:“中人以?【名句名篇默写】
2017-04-04 14:12:1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化经典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 公孙丑曰:“道则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何不使彼为可几及而日孳孳①也?”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②。君子引而不发③,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孟子·尽心》) 【注】①孳孳:同“孜孜”,勤勉。②彀率:拉开弓的标准。③引:张弓。发:发箭。 (1)下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K^S*5U.C#O% A.孔子认为,要根据受教育者才智的高低来传授不同程度的内容,比较高深的学问只能传授给中等以上才智的人。 B.公孙丑认为“道”虽然至高至美,但会让人觉得难以企及,因此建议降低标准,以鼓励从学者不断地努力上进。 C.孟子以高明的工匠和神射手羿都不改变技术标准为喻,意在说明教学的标准定得高,才能提升笨拙的从学者的能力。 D.善于教射箭的人,拉开弓只作跃跃欲射的姿态,而不把箭射出去,孟子以此为喻,意在说明教人学道要善于启发引导。
| (2)从以上两个选段看,孔孟的教育方法怎样体现“中道而立”的思想?(3分) 答: 91eXaM.org160;
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化经典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 公孙丑曰:“道则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何不使彼为可几及而日孳孳①也?”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②。君子引而不发③,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孟子·尽心》) 【注】①孳孳:同“孜孜”,勤勉。②彀率:拉开弓的标准。③引:张弓。发:发箭。 (1)下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K^S*5U.C#O% A.孔子认为,要根据受教育者才智的高低来传授不同程度的内容,比较高深的学问只能传授给中等以上才智的人。 B.公孙丑认为“道”虽然至高至美,但会让人觉得难以企及,因此建议降低标准,以鼓励从学者不断地努力上进。 C.孟子以高明的工匠和神射手羿都不改变技术标准为喻,意在说明教学的标准定得高,才能提升笨拙的从学者的能力。 D.善于教射箭的人,拉开弓只作跃跃欲射的姿态,而不把箭射出去,孟子以此为喻,意在说明教人学道要善于启发引导。
|
(2)从以上两个选段看,孔孟的教育方法怎样体现“中道而立”的思想?(3分)
答:
本题答案:⑴C(“意在说明教学的标准定得高,才

能提升笨拙的从学者的能力”有误。正确的说法是:意在说明教学标准不能因为从学者的能力不足而降低。)K^S*5U.C#O%
⑵“中道而立”就是做事要不偏不倚,恰到好处。(1分)孔子主张因材施教,根据从学者才智水平的高低传授相应的知识,这种恰到好处的教育,正是中道的体现。(1分)孟子要求教育既要启发到位又不要包办代替,这种恰到好处的指导也是中道的体现。(1分)
【参考译文】
孔子说:“对有中等水平以上才智的人,可以讲高深的知识学问;对中等水平以下才智的人,不可以讲那些高深的知识学问。”
公孙丑说:“道倒是很高深很完美的

,但就像登天一样, 似乎无法接近。为什么不能让它变得可以接近因而叫人每天孜孜不倦地追求呢?”孟子说:“高明的工匠不会因为笨拙的工人而修改或者废弃规矩,神射手羿不会因为笨拙的射手而改变拉弓的标准。君子张满了弓而不发箭,只做出跃跃欲试的样子;他恰到好处地做出样子,有能力学习的人便跟着他做。”
本题解析:略
本题所属考点:【名句名篇默写】
本题难易程度:【一般】
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 每天一只苹果,无需医生进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