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七)
2017-07-17 20:23:2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人才汇萃惠爱为德宠命优渥兵慌马乱
B.交头接耳晨光曦微梳装打扮礼义之邦
C.人才辈出 命途多舛 感恩戴德哀声叹气
D.涣然冰释流言飞语声名鹊起味同嚼腊



2、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弭望锐不可当唉声叹气照本宣科
B.博弈锄强扶弱一幅对联语无伦次
C.囤积工于心计指手画脚只言片语
D.临界点风清弊绝嘻笑怒骂层峦叠嶂



3、单选题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熟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如果为一时的挫折吓倒,灰心丧气,吃一堑,长一智,那么,我们就什么事也做不成。
B.江西省针对“瘦肉精”的问题,明确规定了畜牧、商务、工商、食品药品、公安等相关部门的职责,要求各司其职,形成合力。
C.对教育问题的长期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对不同意见的广泛涉猎和兼收并蓄,使得他能够高屋建瓴,见仁见智,写出极有价值的学术著作。
D.如果不顾农民意愿,不切合农村实际,强制农民“被城市化”,各种问题就会积重难返,如农民“被城市化”后,如何就业?如何融入城市?



4、语言运用题  在画线部分填上恰当的话,使分号前后内容句式对应,修辞方法相同。(6分)
(1)弱者说,逆境是绊脚石,碰上它,会跌下失败的深渊;
强者说,          
(2)强者说,           
弱者说,桥是路的尽头,没有它,便会半途而废。



5、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每年三月,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聚集北京,共商________。
②连学好母语都需要花大力气,下苦功夫,________学习外语呢?
③这种偷梁换柱的行为对国人的诚信造成了负面影响,国人也因此觉得________受损。
A.国是 况且 荣誉
B.国事 何况 名誉
C.国是 何况 名誉
D.国事 况且 荣誉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文言文阅读》..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