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二)
2017-07-17 20:27:2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一个远涉重洋、寄身美国、茕茕孑立的中国弱女子,要控告有钱有势的美国地头蛇是何等艰难!
B.在已经气息奄奄的暮年,他坐在公园的石凳上沉思往事,突然发现自己所崇拜的偶像不过是个华而不实、自私自利的小人。
C.当一名人质实在是太累了,太紧张了,朝不虑夕了。
D.孤苦伶仃的石家母子,冒着生命危险,把这把七星刀一直保存到解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茕茕孑立:孤身一人。形容一个人无依无靠,孤苦伶仃。气息奄奄:形容呼吸微弱,快要断气的样子。也比喻事物衰败没落,即将灭亡。一般不做定语。朝不虑夕:早晨不能知道晚上会变成什么样子或发生什么情况。形容形势危急,难以预料。孤苦伶仃:孤单困苦,没有依靠。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这些材料,完成题目。
中国作家莫言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中学生报》记者就采访莫言准备了几个问题:
1.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样的奖项,我代表全国人民向您表示衷心的祝贺。不少评论说,您获奖是中国当代文学进入世界主流社会事业的一个重大文化事件,也是一个巨大的奇迹,您对这样的评论怎么看?
2.目前社会的浮躁风,无论是阅读上的浮躁还是写作上的浮躁,都对文学构成了伤害,在这样浮躁环境里,您能取得这么巨大的成就,真是不可思议。对于当前中国文学现状,您是怎么评价的呢?
3.实际上您的获奖,我觉得已经促成了一些人重新回归阅读,您怎么评价这种现象?
4.最后还有一个简单的问题,巨额的奖金您准备怎么用?是不是捐献给希望工程?
在记者为采访准备的几个问题中,有三个表达不得体的地方,请你指出,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①第一个问题中“我代表全国人民”口气太大,不合身份。
②第二个问题中“不可思议”一词用词不准,有贬低莫言之感。
③第四个问题发问唐突,强人所难。(每点2分,3点共6分。其中指出错误、解说清楚各1分。)


本题解析:说话者所说的话,一定要符合说话者的身份,而第一个问题中“我代表全国人民”口气太大,不合身份。另外,“您能取得这么巨大的成就,真是不可思议”好像莫言不该有这样的成就,有贬低他的意思。第四个问题发问唐突,好像就是要人家捐献一样,强人所难。
点评:要做到语言得体,要注意以下几点:先审清题目要求,把握材料内容或要表达的内容;再根据具体情况来调整语言。①根据目的差异调整语言。②根据色彩差异调整语言。③根据场合对象调整语言。④根据感情分寸来识别或调整语言。恰当选用褒词、贬词、中性词,学会面陈与转述,正 确使用谦词与敬词。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
同样的交际任务可以通过不同的修辞手段、修辞手法来完成。________。________。比如,传说曾国藩与太平军的作战中,屡次失利,于是上奏皇帝说“臣屡战屡败”,但这句话后被改成了“臣屡败屡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选择不同的语序,就是完成同样交际任务的修辞手法之一
②后者则不一样,它突出了虽败犹战、不屈不挠的斗志
③这种修辞效果的取得,所依靠的主要是语序
④前者突出了屡战的结果屡败,暗含了指挥不利、作战无能
⑤修辞手段相同,语序不同,话语意义、修辞功能、修辞效果也不一样
⑥虽然只是细微的词序变化,但表达效果迥异
A.①⑤⑥④②③
B.③⑥④②⑤①
C.①③⑤⑥④②
D.⑥①④②③⑤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①紧承前句的“交际任务”,⑤照应上文的“修辞手段”。⑥是对上文例子的具体分析,④②构成并列关系,并对⑥进一步说明。③是结论。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拟一个描写对象,写一组句子,要求所写句子使用夸张、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这满山遍野的桃花,开得热火朝天,惊天动地,是一幅立体的画,一首无声的诗,把青春挥洒得淋漓尽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这黄河两岸的高粱,站成火红汉子,顶天立地,是点燃云霞的火把,是穿破夜晚的红日,把民族精神演绎得如诗如歌。(开放性试题,不设统一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陕西省西安铁一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下面一则文稿在表达上有三处不妥当,请指出并改正。
通告
为提高电话网的通讯能力,我公司将对辖区电话局的交换机进行升级改造,现依据《中年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将有关事项宣布如下:本工程将于2009年11月12日20时至13日8时施工,在此期间会影响青山区电话用户的正常通话。交换机升级后,用户原有的一些业务功能如闹钟、呼叫转移等需要重新设置;热线和呼出限制的设置方法也有变化。
如有疑问,欢迎提出。本公司客服电话:87654321。
对工程施工给您造成的不便.我们深表不安。请予理解和支持。
天网通信有限公司青山分公司
2009年11月2日
1?
2?
3?


参考答案:“宣布”改为“通告”;“提出”改为“垂询”;“不安”改为“歉意”。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常见题型》高..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