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七)
2017-07-17 20:48:0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文登网讯)现在多数饭店、餐馆都在餐桌上配备了一次性筷子,而就餐者认为,一次性筷子都是专人专用,外面又有塑料包装,心理上感到很“安全”。业内人士介绍,一次性筷子的保质期为四个月,已过保质期的一次性筷子二氧化硫会严重超标,经常用这种筷子进餐,容易患上呼吸道疾病,严重的会滋生致癌物——黄曲霉素,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
  材料2:海经讯(实习记者杨雄信)15日晚,央视“3·15”晚会曝光的“黑筷子”的生产过程,让不少每天在外就餐的人们担心不已。据央视曝光,一次性筷子在生产过程中经历了熏硫磺、石蜡、双氧水等多种化学药品的加工,生产过程触目惊心,让不少人对一次性筷子一直以来“更加卫生”的好感消失殆尽,但昨日记者走访海口多个餐馆和批发市场发现,在一些中小餐馆,顾客仍然在大量使用一次性筷子,批发市场里一次性筷子也照卖不误。材料3:有人揭内幕,一次性筷子是用杨木、桦木、毛竹制成的,而且大多以原木形式加工而成,不像此前人们常说的——一次性筷子是用边角废料制成的。而据说,少用一双一次性筷子,可减排二氧化碳20克。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对上述现象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15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①优良的荔枝,种子发育不全,形状很小,有似丁香,也叫焦核。现在海南岛有无核荔枝,核就更加________了。
②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荔枝生产,应该能够________满足广大人民的生活需要。
③至于整株树________成片的树林,那就成为“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那样绚丽烂漫的动人景色了。
A.退化 逐渐 以致
B.蜕化 逐步 以致
C.退化 逐步 以至
D.蜕化 逐渐 以至



3、语言运用题  仿照下面段落中的句子,按同样句式另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使其与前后文组成一段协调、完整的话。(6分)
            ;面对误解和仇恨,一笑而过是一种坦然宽容,然后保持本色,这是一种达观;                        



4、单选题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小李认为差生一无是处,其实社会需要各方面人才,不能唯成绩论,看问题要全面,不能目无全牛。
B.非诚勿扰2的那首《见与不见》的小诗最近可火了一把,关注媒体的人都耳熟能详。
C.最近媒体称高考要改革,有的科目一年可考两次,这个消息真是大快人心。
D.在儒家的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吊。既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既有《论语》,则有《孟子》;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他们的宗旨是一致的。



5、单选题  指出内容有错的一项。
A.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它的最主要的特点是真实、迅速、简短。
B.目前我国有五种基本的新闻报道形式,即消息、通讯、评论、调查报告和新闻照片。
C.按新闻的性质来分,有政治新闻、经济新闻、科教新闻、军事新闻、社会新闻、文艺新闻、体育新闻、会议新闻等。
D.新闻报道的表达方式应以描写为主,兼用记叙、抒情和议论。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