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7-17 20:54:0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根据台湾当局新领导人的一贯立场,无论他说得再好听,我们也不会相信的。
B.妈妈已经五十开外了,超过了退休年龄,可公然还在单位忙碌着。
C.临近毕业了,你有没有过上“高职”的想法呢?
D.我们应该严肃而认真地对待学习。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A该为“的”B改为“仍然”C删去“过”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扣舷歌之顺流东也
B.步余马兰皋兮苏子与客泛舟游赤壁之下
C.余与四人拥火入夫夷近,则游者众
D.修禊事褒之庐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连词,表修饰;B.介词,在;C.表修饰/表并列;D.句尾语气词。
点评:在高考中,这种题目的形式,选项的材料一来源于文本,一来源于课内。因之,文言文虚词的复习须立足于课本,以课本为本,以之为辐射,形成自己的能力。当然,对于文言虚词我们也得学会一些判定的方法,便于我们的识记,益于我们课外的运用。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必须保留的一句是
a咱们厂所需的原料已经运来,并存放在库房里了。
b老先生很有度量,他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经常争论不休的人也能交朋友。
c北京地区今年少雨,大风也比近两年稍多。
d天阴得这么厉害,怕是要下大雨,所以你还是带把雨伞走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句的“存放”是人的行为,不说自明,在交际中不会误解,所以可不要。b句的两个介宾结构是套用的,“和”的宾语是“人”,“与”的宾语是“自己”,“自己”和“他”都是指“老先生”,若不要“与”,则“自己”就是指后面的“人”,这就不通了。
c句中要不要“的”都不会造成误解,因为只有同类事物才能相比。d句中因果关系非常明显,“所以”可以不要。这道题考的语言的简洁性。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面各组句子中划线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相如车避匿虞常果张胜
B.君我降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C.而君于赵王蒙其赏赐
D.单于骄,非汉所望也武愈,单于使使晓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B.都是“通过” A.第一个引是牵,拉;这里引申为调转,第二个是牵连。C.第一个是幸亏,第二个是幸运。D第一个是更加,第二个是逐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温州十校期中)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日前,金文明先生在《咬文嚼字》上撰文指出,余秋雨在没有任何根据的情况下,强不知以为知,硬说自己将“仁者乐山”的“乐”读成lè并没有错,显然是无稽之谈。当然,余秋雨不是专攻语言的,读错一两个字,本无可非议。问题是分明错了,还要乌龟垫床脚——硬撑,并且编出一套理论来唬人,实在让人不能接受。
A.强不知以为知
B.无稽之谈
C.无可非议
D.乌龟垫床脚——硬撑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无可非议”应改为“无可厚非”。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