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7-17 21:02:4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面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①孔雀东南飞   ②可怜体无比   ③络绎如浮云   ④何不作衣裳
⑤哽咽不能话   ⑥寡妇起彷徨   ⑦手巾掩口啼   ⑧汝岂得自由


参考答案:
①③⑤⑥


本题解析:
其它为古今异义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成语“差强人意”一词的意思是什么?
A、差的让人不能接受 B、勉勉强强还说得过去 C、强迫他人接受自己的意见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
“差强人意”语出《后汉书·吴汉传》。
原指很能够振奋人的意志。差:甚,殊。强:起,振奋。
现在这个成语意思是“大体上能使人满意”,差:稍微,大致,比较。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于是余有叹焉。_____________①,往往有得,____________________②。夫夷以近,__________________③,险以远,_________________④。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__________________⑤,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其志洁,________________①,其行廉,___________________②。(司马迁《屈原列传》)?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④。(杜甫《客至》)
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无
(5分)(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则游者众则至者少而人之所罕至焉(2)故其称物芳故死而不容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能谤讥于市朝(每答对一空给1分,如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两小题都答,一题答得全,一答得不全者,按答得全的小题给分;两小题都答,都答得全者,按第一小题给分)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下面是描写生命的一段文字,请仿照前两句续写一句,构成排比。(句式大致相同即可)
生命真是一个奇迹。一枝长于污泥的夏荷,竟能在池塘中开出雪一样洁白的花朵;一粒细细黑黑的萤火虫,竟能在黑夜里发出星星般闪烁的光亮;??


参考答案:一只毫不起眼的鸟儿,竟能在枝头唱出小提琴般悠扬的夜曲。


本题解析:一定要注意先找到所要仿写的语句,然后仔细揣摩它的句式结构,同时还要注意它的内容要求。要研究所给句子内容上的特点,研究句中对应的词语。抓住例句中关键性词语,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在内容上,要与“生命的奇迹”相吻合,如草儿、鸟儿等;在句式结构上,可采用“一…,竟能在…”的句式。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古今    不容混同,但古人生活中的相对真理,也同样包含着绝对真理的因素.
②凡较高等的动物,除养育保护外,往往还教它们生存上    的本领.
③王小刚同学今天怎天还没有到校学习,     病了吧.
A.固然必需可能
B.虽然必须一定
C.虽然必需一定
D.固然必须可能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析:
(①句表肯定,应用“固然”,因为表步定时,“固然”要比“虽然”语气重。“必须”是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的必要,有时用来加强语气。“必需”可用分解语素法解作一定需要,由语境可知,②句中应用“必需”。③句中是表推测语气的,故用“可能”。)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