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孔子之后三十八世,有孙曰戣。字君严,事唐为尚书左丞。年七十三,三上书去官。天子以为礼部尚书,禄之终身,而不敢烦以政。吏部侍郎韩愈常贤其能,谓曰:“公尚壮,上三留,奚去之果?”曰:“吾敢要君?吾年至,一宜去;吾为左丞,不能进退郎官,唯相之为,二宜去。”愈又曰:“古之老于乡者,将自佚,非自苦。闾井田宅具在,亲戚之不仕与倦而归者,不在东阡在北陌,可杖屦来往也。今异于是,公谁与居?且公虽贵而无留资,何恃而归?”曰:“吾负二宜去,尚奚顾子害?”愈叹曰:“公于是乎贤远于人!”明日,奏疏日:“臣与孔戣同在南省,数与相见。戣为人守节清苦,论议正平。年七十,筋力耳目,未觉衰老,忧国忘家,用意至到。如戣辈在朝不过三数人,陛下不宜苟顺其求,不留自助也。”不报。明年,长庆四年正己未,公年七十四,告薨于家,蹭兵部尚书。
公始以进士,佐三府官。至殿中侍御吏,迁江州刺史、谏议大夫。事有害于正者,无所不言。加皇太子侍读。改给事中,言京兆尹阿纵罪人,诏夺京兆尹三月之俸。明年,拜右丞,改华州刺史。明州岁贡海虫、淡莱、蛤蚶可食之属,自海抵京师,道路水陆,递夫积功,岁为四十三万六千人。奏疏罢之。
十二年,自国子祭酒拜御史大夫、岭南节度等使。约以取足,境内诸州负钱至二百万,悉放不收。蕃舶之至泊步,有下碇之税,始至有阅货之燕,犀珠磊落,贿及仆隶,公皆罢之。绝海之商,有死于吾地者,官籍其贷。满三月,无妻子之请者,尽没有之。公曰:“海道以年计往复,何月之拘?苟有验者,悉推与之,无算远近。”厚守宰俸而严其法。十五年,迁尚书吏部侍郎。公之北归,不载南物,奴婢之籍,不增一人。长庆元年,改右散骑常侍。二年,而为尚书左丞。(韩愈《唐正议大夫尚书左丞孔公墓志铭》,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唯相之为/唯:希望
B.尚奚顾子言/顾:考虑
C.绝海之商/绝:横渡
D.何月之拘/拘:限定
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孔戣为人方正无私的一组是?(?)
①忧国忘家,用意至到?
②事有害于正者,无所不言?
③言京兆尹阿纵罪人?
④境内诸州负钱至二百万。悉放不收?
⑤苟有验者,悉推与之,无算远近?
⑥公之北归,不载南物,奴婢之籍,不增一人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孔戣的据理求退,韩愈认为朝廷不应该让孔戣这样的贤人辞官,他上疏请求留用孔戣,但奏疏未能呈上。第二年,孔戣去世。
B.当时明州岁贡淡菜、蛤蚶等物,从海滨直抵京师。由于扰民甚众,孔戣不惜冒犯朝廷,为民请命,奏请皇上免除明州的进贡。
C.孔戣是通过科举考试而进入仕途的,为官期间,能为百姓利益着想,而且任劳任怨,即便远派岭南,也努力于政务,克己为人。
D.孔戣在担任岭南节度使时,处理海外商贸事宜,既严格地执行法度,以身作则拒绝贿赂,又有人性化的变通,切实为外商利益考虑。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尚壮,上三留,奚去之果?
?
(2)亲戚之不仕与倦而归者,不在东阡在北陌,可杖屦来往也。
?
(3)满三月,无妻子之请者,尽没有之。
?
2、单选题 下列每组加粗词语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B.胡为乎惶惶欲何之——之二虫又何知
C.情在骏奔,自免去职——去以六月息者也
D.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
? 褚彦回幼有清誉。宋元嘉末,魏军逼瓜步,百姓咸负担而立。时父湛之为丹阳尹,使其子弟并着芒屦,于斋前习行。或讥之,褚彦回时年十余,甚有惭色。湛之有一牛,至所爱,无故堕厅事前井,湛之率左右躬自营救之,郡中喧扰,褚彦回下帘不视也。又有门生盗其衣,褚彦回遇见,谓曰:“可密藏之,勿使人见。”此门生惭而去,不敢复还,后责乃归罪,待之如初。尚宋文帝女南郡献公主,拜驸马都尉,除著作佐郎,累迁秘书丞。湛之卒,褚彦回悉推财与弟澄,唯取书数千卷。
? 宋明帝即位,累迁吏部尚书。有人求官,密袖中将一饼金,因求请见,出金示之,曰:“人无知者。”褚彦回曰:“卿自应得官,无假此物。若必见与,不得不相启。”此人大惧,收金而去。褚彦回叙其事,而不言其名,时人莫之知也。
? 褚彦回美仪貌,善容止,俯仰进退,咸有风则。每朝会,百僚远国使,莫不延首目送之,时人以方何平叔。尝聚袁粲舍,初秋凉夕,风月甚美。褚彦回援琴奏《别鹄》之曲,宫商既调,风神谐畅。王或、谢庄并在粲坐,抚节而叹曰:“以无累之神,合有道之器,不可得已。”
? 时伧人常珍奇与薛安都为逆,后又求降,明帝加以重位。褚彦回谓全其首领,于事已弘,不足大加宠异。帝不从,珍奇寻又叛。建安王刘休仁,人才令美,帝与褚彦回谋诛之,彦回以为不可。帝怒曰:“卿痴不足与议事。”褚彦回惧而奉旨。明帝崩,遗诏以为中书令、护军将军,与尚书令袁粲受顾命,辅幼主,粲等虽同见托,而意在彦回。褚彦回同心理事,务弘俭约,百姓赖之。既而王道隆、阮佃夫用事,奸赂公行,褚彦回不能禁也。性和雅,有器度,不妄举动,然世颇以名节讥之。
? (节选自《南史·列传第十八》)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尚宋文帝女南郡献公主?尚:娶
B.莫不延首目送之?延:邀请
C.时人以方何平叔?方:比作
D.建安王刘休仁,人才令美?令:美好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褚彦回“有器度”的一组是(?)?
?①可密藏之,勿使人见
②后贵乃归罪,待之如初
③褚彦回叙其事,而不言其名
④善容止,俯仰进退,咸有风则
⑤帝与褚彦回谋诛之,彦回以为不可
⑥褚彦回同心理事,务弘俭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⑤
D.②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褚彦回的父亲带领随从们解救掉到井里的牛,场面喧闹混乱,褚彦回不喜欢这种场面,所以放下帘子来阻隔外面的混乱和喧闹。
B.褚彦回到袁粲家参加聚会,在风月和美的凉爽秋夜展示了自己高超的琴艺,得到了王或、谢庄的高度赞扬,这说明褚彦回具有很高的音乐修养。
C.明帝在遗诏中任命褚彦回为中书令、护军将军,让他和袁粲共同接受遗命,辅佐幼主,但明帝更属意于褚彦回,由此可见皇帝对褚彦回的器重。
D.褚彦回和袁粲同心协力处理政事,褚彦回倡导俭约,因此百姓很依赖他,后来王道隆、阮佃夫掌权,褚彦回不能禁止,因此受到别人讥讽。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卿自应得官,无假此物。若必见与,不得不相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褚彦回谓全其首领,于事已弘,不足大加宠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题 把下列《论语》中的文段翻译成现代汉语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1),左丘明(2)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注释?
(1)足恭:一说是两只脚做出恭敬逢迎的姿态来讨好别人;另一说是过分恭敬。这里采用后说。?
(2)左丘明:姓左丘名明,鲁国人,相传是《左传》一书的作者。?
5、阅读题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问题。
陶 侃 传
侃在广州无事,辄朝运百甓于斋外,暮运于斋内。人问其故,答曰:“吾方致力中原,过尔优逸,恐不堪事,故自劳耳。”
五月,以陶侃为征西将军,都督荆湘雍梁四州诸军事,荆州士女相庆。侃性聪敏恭勤,终日敛膝危坐,军府众事,检摄无遗,未尝少闲。常语人曰:“大禹圣人,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可逸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诸军佐或以谈戏废事者,命取酒器、蒲博之具,悉投之于江,将吏则加鞭扑,曰:“樗蒲者,牧猪奴戏耳!老、庄浮华,非先王之法言,不益实用。君子当正其威仪,何有蓬头、跣足,自谓宏达邪!”有奉馈着,必问其所由,若力作所臻虽微必喜,慰赐参倍;若非礼得之,则切厉诃辱,还其所馈。尝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佃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劳作,家给人足。尝造船,其木屑竹头,侃皆令籍而掌之,人咸不解所以。后正会,积雪始晴,听事前余雪犹湿,乃以木屑布地。及桓温伐蜀,又以侃所贮竹头作钉装船。其综理微密,皆此类也。(《资治通鉴》卷93)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辄朝运百甓于斋外——甓:瓦
B.终日敛膝危坐——危:端正
C.听事前余雪犹湿——听事:官府治理政事的大堂
D.后正会——正会:正月初一聚会
2.分别比较下列加粗词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诸参佐或以谈戏废事者 ③是自弃也
②如不佃而戏贼人稻 ④是以百姓勤于劳作,家给人足
A.两个“戏”字相同,两个“是”字不同
B.两个“戏”字相同,两个“是”字也相同
C.两个“戏”字不同,两个“是”字也不同
D.两个“戏”字不同,两个“是”字相同
3.比较下列各句中“其”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人问其故
②有奉馈者,必问其所由
③尝造船,其木屑竹头,侃皆令籍而掌之
④命取其酒器、蒲博之具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C.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4.下列语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过尔优逸,恐不堪事
[? ]
A.过分地悠闲安逸,恐怕不能够做成大事
B.谁悠闲安逸超过你们,谁就不能做成大事
C.过分地悠闲,只怕不可以承担大事
D.谁悠闲安逸超过你们,谁就很难承担大事
5.下列语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若力作所致,虽微必喜,慰赐参倍
[? ]
A.倘若是努力工作所达到的,即使轻微也一定高兴,慰问后加倍赏赐
B.倘若是用力气换来的,东西即使轻微也一定高兴,慰问后加倍赏赐
C.倘若是自己劳动所得,东西即使轻微一些也一定高兴,慰问后甚至两倍三倍地赏赐
D.倘若是在协作中用力气换来的,东西再少,也在慰问后,成倍甚至两三倍地予以赏赐
6.下列语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其综理微密,皆此类也
[? ]
A.他管理众务,微服密访,都是这类做法
B.他综合治理,细微周密,都是这一类做法
C.他监督杂物,但作风细密,此类的作风多得很
D.他总理众务而作风细密,都像上述这类情况
7.下列对陶侃的为人做事评述概括较好的一项是
[? ]
A.陶侃为人聪慧敏捷,恭谨从政,办公负责,作风认真,爱憎分明,禁赌罚懒,奖励劳动,拒礼推贿,重视农工,爱惜物资。
B.陶侃胸怀大志,聪明恭谨,综理微密,奖勤罚嬉,劝农工,惜分阴,平时不忘“物尽其用”。
C.陶侃为人聪明敏捷,办事严肃认真,痛恨赌博,时时勤政爱民,作风俭朴,重视粮食生产,做到了“物尽其用”。
D.陶侃有政治家头脑和军事家作风,反对不正之风,工作平易近人,提倡节约,重视农业生产,是勤政爱民的父母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