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二)
2017-07-17 21:30:4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拘泥(nì)标识(zhì)暴殄(tiǎn)天物
B.匹(pǐ)配戏谑(xuè)风光旖(qí)旎
C.参与(yǔ)弹劾(hé)审时度(duó)势
D.倾轧(yà)结束(sù)杞(qǐ)人忧天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中“旖旎”的“旖”应读“yǐ”;C中“参与”的“与”应读“yù”;D中“结束”的“束”应读“sh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仿照画线的句子,请补出下面一段文字的空缺部分,要求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善良是与生俱来的一种品质,只要妥加珍重,就会长存善根;只要巧加打磨,就会不断茁壮。善良是一种无言的震撼,可以感悟人性的光辉?,?? ,???,?。只要人心向善,努力为善,就可以处处播撒爱的种子,让善像阳光一样须臾不可缺少,像雨露一般时时润泽心田。


参考答案:示例:善良是一种浓烈的温情,可以融化隔阂的坚冰;善良是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驱散心头的阴霾;善良是一种深情的呼唤,可以唤醒沉睡的良知。


本题解析:解此类题要抓住例句的句式特点,仿照其句式特点造新句,要求使用比喻等修辞手法,仿写时要注意达到形似和神似。仿句的题目,首先要求前后句式一致,然后看内容上的具体要求。注意例句的句式特点即“?是一种??,可以??”。


本题难度:简单



3、语言运用题  水库中学星星文学社请作家杨笑天来作报告。下面是张田社长开场白中的一个片段,其中有四处不得体,请你找出来并进行修改。(4分)
今天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著名作家杨笑天先生来作报告。前几天,我们两位已把大家的作品送给杨先生,他也都拜读了,下面杨先生针对我们大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指导。
(1)将?改为?
(2)将?改为?
(3)将?改为?
(4)将?改为?


参考答案:(1)“两位”删去,或改为“二人”“两人”“两个”(2)“他”改为“杨先生”(3)“拜读”改为“看”(4)“大作”改为“作品”。(解析:这是学校文学社请作家作报告,一定要注意称谓和谦敬词的使用。直接称呼作家“他”显然不够礼貌,“两位”“拜读”“大作”都是敬辞,只能用于别人,不能用于自己。)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在具体语境下的运用语言的得体能力。一般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交际中,要格外注意敬辞、谦辞的正确使用,不然,不仅闹出笑话,还会闹出不快。这道题的几个不得体的地方还算明显,尤其是“两位”“拜读”“大作”这三个。当别人在场的时候,切忌称“他”“你”,宜使用“x先生”“您”等等。
点评:难度不大,属于常规考题,审题难度也不大。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网络剧、微电影近年来渐有星火燎原之势,数量多了,难免良莠不齐,到底应该如何规范市场,值得有关单位深思。
B.北京最牛违建业主自2007年起,就在天台上不断施工,建造“小别墅”,其他业主不堪其扰,纷纷搬走,如今这栋楼已十室九空。
C.随着电影《小时代》的热映,又掀起了一股“郭敬明热”,郭敬明已成为粉丝眼中最炙手可热的人物了。
D.今年来,“红色”旅游、农业旅游、科技探险游等特色旅游方兴未艾,甚至成为一些地区经济发展的特色名片。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成语主要有语意内涵不明、褒贬误用、对象错配、似是而非四种误用方式,成语只能分类记忆,没有什么捷径,如果不知道意思一切方法都失灵,所以要注意平时的积累。选项A“良莠不齐”指好人坏人混杂在一起。用在句中使用对象错误;选项B项“十室九空” 十家有九家一无所有,形容人民大量死亡或逃亡后的荒凉景象,望文生义,错误。选项C项“炙手可热”指手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含贬义,褒贬误用;D项“方兴未艾”方:正在;兴:兴起;艾:停止,完结,事物正在兴起而未到止境,符合语境。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下列四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沐猴而冠滂沱判若宏沟彷徨
B.弄巧成绌磅礴奴颜卑膝失陪
C.披星戴月陪罪百折不挠烹饪
D.南辕北辙赔嫁脑满肠肥捧哏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项"宏"为"鸿";B项"绌"为"拙","卑"为"婢";C项"陪"为"赔";D项"赔"为"陪")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