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五)
2017-07-17 21:31:1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
(1)夙遭闵凶(忧伤的事,常指父母之丧)?(2)门衰薄(福气,福分)
(3)臣郎中(授予官职)?(4)臣冼马(除去,罢免)
(5)不名节(顾惜)?(6)后五年,吾妻来(归来,指回家)
(7)争宠而心其能(妒忌)?(8)卒使上官大夫屈原于顷襄王(诋毁)
(9)每一令出,平其功(夸耀)?(10)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洁白的样子)
(11)屈平既之(恨)?(12)“离骚”者,犹忧也(离别)
(13)一日大母余曰(看望)?(14)厚委质事楚(钱币)
A.(1)(2)(3)(4)(6)(8)(10)(11)(13)
B.(2)(3)(5)(7)(8)(9)(10)(11)(13)
C.(2)(3)(5)(7)(8)(9)(11)(12)(13)
D.(1)(2)(4)(7)(8)(9)(10)(11)(14)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活用现象与其他各项不同的是(  )
A.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B.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C.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D.君将哀而生之乎



3、单选题  下列各组句子加点的词有相同意思的一组是?(?)
①且相如素贱人        ?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A.②且庸人尚羞之
B.②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
③故且以俗浮沉,与时俯仰③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①申之以孝悌之义       ①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
C.②仰不足以事父母
D.②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③及以至是,言不辱者?③以勇气闻于诸侯



4、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近义词选用恰当的一项是(?)
(1)她的心愿实现了,便?地离开了人世
(2)这位?的老奶奶面对?的节日气氛,非常开心
① 慈祥?②?安详?③ 祥和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①②③
D.②①③



5、单选题  下列加下划线的虚词使用无误的一句是:
A.先辈既然已经为我们树立了典范,那么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日益推进的今天,领导干部应如何去做呢?
B.有人说一切都是命运,假如是命运,也该像贝多芬说的那样,“扼住命运的咽喉”,做生活的主人。
C.即使从科学的观点看,知识是假的、错的和有害的,只要知其假、错和有害,就可以将其变成有用的东西。
D.长期以来,社会上都以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以及教师的硬性指标,尽管中央一直反对这样做。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