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二)
2017-07-17 22:00:4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谨守成皋,则汉欲挑战,慎勿与战?②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亦不复以儿为念。?③无苗时采,则实而沉。?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A.①③不同,②④相同
B.①④不同,②③相同
C.①④不同,②③不同
D.①③相同,②④不同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
(①连词,如果;④副词.就是;②③承接连词.便)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失其所,不知结交,亲附
B.起不意,尽失前度突然
C.若属皆为所虏尚且
D.从郦山下,芷阳间行取道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且,将要。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3分)
A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D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A项是助词,起舒缓语气作用;其它三项是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选出对加横线的词解释错误的项(单选题)
①非夫人之物而强焉(借)?②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凭借,借助)
③大臣犯法,无所宽假(宽容)?④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与“真”相对)
⑤汉人未可假大兵权(凭借)?⑥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如果、假如)
⑦乃以吴叔为假王(吴叔即吴广)《陈涉世家》(非正式的)


参考答案:⑤


本题解析:给与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4分)
①出门前,妈妈交代杜明把他自己跟弟弟的衣服洗了,可妈妈走后,杜明却?老实的弟弟帮他做了。
②由于家庭环境的?,他从小喜欢艺术。
③对于那些为建立新中国而浴血奋斗以至壮烈牺牲的烈士们,我们应该大力为他们?,让更多的后一辈记住他们。
A.指使熏染歌功颂德
B.支使熏陶树碑立传
C.指使熏陶树碑立传
D.支使熏染歌功颂德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
①都有“命令人做事”之意。此处语境应用“支使”更恰当,因为“指使”一词多作贬义词使用,有“暗中授意”的意味,所涉及的一般是非正当的行为,与此句语境不符。而“支使”指公开地命令、使唤,所涉及的事情不一定是坏事,是中性词。②都有“逐渐受到影响”之意。“熏染”多指受到坏影响,是贬义词,应用“熏陶”,它侧指受到好影响,是褒义词。③都含有“颂扬别人”的意思。“歌功颂德”多用作贬义,用于讽刺谄媚讨好的行为。故此,应用“树碑立传”,此词用作褒义,侧重指颂扬某人的事迹。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常见题型》试..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