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7-17 22:05:0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近来,南京准备移栽数百棵树龄近百年的法国梧桐树,为地铁三号线的建设让路。梧桐树是南京的标志之一,是当地人引以为自豪的一道风景。树龄较大的树移栽后存活率很低,但日益拥堵的城市交通状况也给百姓的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而采用增加下挖深度避免大树遭损的做法,又使建设成本大增。
  一方面是耗资上百亿的特大利民工程,一方面是具有文化符号意义的梧桐树,孰去孰留,请发表你的看法。
  要求:①观点鲜明;②运用反问手法阐述理由;③不超过5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示例:
  ①地铁应该让道。现代文明的发展难道非得以破坏历史文化为代价吗?
  ②梧桐树应该让路。社会要发展总得要有所“牺牲”,且移栽不等于灭绝。死守文化符号难道就是进步吗?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经国家有关部门鉴定:“打字通”输入易学、好记、快速、规范的特点,成为国家重点推广项目,同时作为电脑基础教材的一部分,进人大学、中学、小学的必修课。
B.这些杂交水稻由于产量高,而且比外国进口的杂交水稻更高的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受到了当地农民的欢迎,推广面积越来越大。
C.大气中臭氧层的减薄及南极上空臭氧洞的不断扩大是人类大量放氯氟碳类物质造成的,这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D.目前集市上出现了少数人欺行霸市,哄抬物价,甚至殴打工商管理人员,严重损害了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整顿集市秩序是当务之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成分残缺,应在“打字通输入”后加上“具有”。B成分残缺,在“而且”与“比”之间,加“具有”。D成分残缺,“出现”缺宾语中心语,应在“管理人员”后加“的现象”。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人生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                                             
                                                   ,他的生活就是艺术作品。
①知道生活的人就是艺术家
②这个人能把它雕成一座伟大的雕像,而另一个人却不能使它“成器”
③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
④分别全在天性与修养
⑤正犹如同是一种顽石
⑥这种作品可以是艺术的,也可以不是艺术的
A.①⑥⑤②④③
B.①⑤②④⑥③
C.③⑥⑤②④①
D.③⑤②④⑥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连贯类题目做题时要注意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类,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查层次间的衔接,这其中应先找出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通读语段,检查确定。③“自己的作品”与⑥“这种作品”衔接紧密;⑤②衔接紧密;③⑥与⑤②又是明显的本体和喻体的关系,由此即可确定答案为C项。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窠臼 迷惑 岛屿 清天白日
B.骚动 穹顶 木屑 讫今为止
C.毗邻 筹画 阈值 富丽堂黄
D.格调 蚁冢 书籍 苦口婆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余与嵇康、吕安居止接近其人并有不羁之才然嵇志远而疏吕心旷而放其后各以事见法嵇博综技艺于丝竹特妙。临当就命,顾视日影,索琴而弹之。余逝将西迈,经其旧庐。于时日薄虞渊,寒冰凄然。邻人有吹笛者,发音寥亮。追思曩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叹,故作赋云。(向秀《思旧赋序》)
(1)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余与嵇康、吕安居止接近其人并有不羁之才然嵇志远而疏吕心旷而放其后各以事见法嵇博综技艺于丝竹特妙。
(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追思曩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叹,故作赋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余与嵇康、吕安居止接近/ 其人并有不羁之才/ 然嵇志远而疏/ 吕心旷而放/ 其后各以事见法/ 嵇博综技艺/ 于丝竹特妙。
(2)译文:追怀往昔一起游玩宴乐的友情,我被这笛声触动不禁深深叹息,所以写下这篇赋。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