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名句名篇默写》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7-17 22:07:2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是个文明古国,音乐的发展也有悠久历史,但古乐曲是五声音阶,同西方有别。五音是指:宫、商、角、徵、羽。
B.《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史记》不但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鲁迅先生在他的《汉文学史纲要》一书中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纪传体史书,又名《春秋左氏传》,它与《谷梁传》《公羊传》被称为“春秋三传”,相传《左传》的作者与《国语》同为汉末史官刘向。
D.《战国策》是一部先秦历史文献,因长于说事而著名,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载我国古代东周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活动,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左传》相传是春秋末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重要的文学常识是一个高中生必须具有的基本常识。复习中要注意突出重点,不纠缠于细枝末节,注意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和体系,建立知识树,同时加强积累,注重归纳,分类记忆。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本题难度:简单



2、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有鱼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逍遥游》)
(2)古之圣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3)_________________,秋天漠漠向昏黑。_________________,娇儿恶卧踏里裂。


参考答案:
(1)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
(2)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3)俄顷风定云墨色?布衾多年冷似铁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对中国古代优秀诗文作品及其重要语句的默写识记。意在引导考生重视诵读,培养语感,强调语文学习中的积累、感悟及熏陶,提高人文素养。注意不要写错别字,作家和作品要对应,不出现常识性错误。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俄顷”“布衾”等。每句1分,句中出现错字、别字、漏字、添字等情况,该空不给分。学生对于常见名句名篇的准确背诵和规范书写能力,平时要夯实基本功。


本题难度:简单



3、其他题  根据上句或下句默写填空。
⑴爱而不见,___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_,体无咎言。
⑶______________,靡有朝矣。?⑷_______________,纫秋兰以为佩。
⑸惟草木之零落兮,____________。?⑹_____________,相去复几许?
⑺______________,食野之苹。?⑻越陌度阡,_____________。
⑼开荒南野际,________________。?⑽________________,依依墟里烟。
⑾_____________,洵美且异。?⑿信誓旦旦,___________________。
⒀池塘生春草,______________。?⒁_______________,澄江静如练。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其他题  名句填空。
(1)楚天千里清秋,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南游子。
(3)把吴钩看了,_____________,无人会,登临意。
(4)可惜流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倩何人唤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千古江山,_____________。
(7)舞榭歌台,_____________。
(8)想当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四十三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凭谁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水随天去秋无际
(2)落日楼头 断鸿声里
(3)栏杆拍遍
(4)忧愁风雨 树犹如此
(5)红巾翠袖 揾英雄泪
(6)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7)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8)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9)望中犹记 烽火扬州路
(10)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其他题  按要求将名篇名句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_____________,则智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2)《诗经》中有两句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曹操在《短歌行》中借它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着力表现水光山色的变幻,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深秋景物的特征。
(4)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_____________,其不善者而改之。”韩愈在《师说》中也明确提出了择师的标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3)潦水尽而寒潭清 烟光凝而暮山紫
(4)择其善者而从之 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文学类文本..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