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常见题型》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九)
2017-07-17 22:17:0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一队向甘肃缺水地区送水的车队,行至一段崎岖山路时,一头野鹿突然从山上跑下来立在公路中央,拦住了车队前行的道路。车队鸣笛,它充耳不闻,当地为车队带路的老乡下车用鞭子赶它,它“巍然”不动。老乡说,大概野鹿要喝水了。车队的队长被这头野鹿感动了,他说,今天就算犯一次错误,也要给这头野鹿一点水喝,于是便舀了一瓢水送到了鹿的面前。可是,这头野鹿并没有低下头去喝水,却见它仰起头来长鸣一声,一头小鹿从山上跑了过来,喝完了这一瓢水,这时野鹿才带着小鹿离开了公路。请你以“亲情”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2、写作题  写作(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中国青年报》“八卦红楼”上有一篇文章:晴雯有一半是“比”死的。其基本内容如下(摘录):晴雯美丽能干、风流灵巧,是大观园里的俏丫鬟,她抱屈冤死,这是众所周知的。但笔者认为晴雯有一半是“比”死的。她与平级同事袭人比地位,她与下级丫头麝月、小红、芳官在宝玉面前争宠,她还与跨部门的上级领导黛玉、宝钗比聪明……她的拌嘴吵架、争强好胜,多源于这种比较。总在比较中生活,难怪晴雯不快乐,动不动就恶语相向……
但“比”也有另一面,比,展示了青年毛泽东“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豪情;比,展现了泳坛名将菲尔普斯在水立方的雄姿;比,展示了奥利匹克学科竞赛场上学子的风采……
你对“比”有怎样的认识和感悟呢?请联系现实,自主立意,自拟文题,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3、写作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学生乱丢饭菜,老师教育他要勤俭节约。这位同学问到:“节约有什么用?”
请你写一篇文章,回答这个问题。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4、写作题  古诗云:“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这些诗句表达了诗人经历了一段“曲折”以后,观赏到美景的喜悦之情。
请联系自己的生活感受,以“‘曲折’后的乐趣”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不要写诗歌)。



5、写作题  学习型社会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当今社会已进入学习型社会。有人说学习型社会的观念很“活”:活的知识观,不再只重视死的知识。而是高度重视知识的发展和更新;活的信息观,重视信息的时效性、动态性、综合性;活的学习观,不再把学习看作是一劳永逸的事,而是在变化发展中学,随机地学,终身地学;还有活的人才观和资源观,等等。
你脑海中的学习型社会是怎样的呢?你认为应怎样迎接学习型社会的挑战呢?
[要求]请就此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