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请以“心灵的地震”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
要求:主题突出,叙事完整且有波澜,有细节描写。
参考答案:
心灵的地震
雨,一滴一滴地从天上掉下来,没有声音,没有感情,在那个梦里,我的灵魂仿佛被吹走了。
来到了一个地方,我站在一片废墟之中,这是什么?我无发想象,如此残破不堪的画面,是经受了多大的灾难?我四处张望着,好像四周空无一人,只看见断掉的肢体,散散的呆在瓦砾之中,我不禁害怕起来,想要离开,才发现周围无边无际,是梦吧?只有在梦里才会如此无助。隐隐约约,听到一个呼救的声音,这声音是如此虚弱,我不敢想象这个声音的主人是经历了多么惊心动魄的磨难,我忽然看到从地里伸出了一只求助的手,我跑过去,想要拉住他,然而,我的手和他的手就这样在空气中错过了,我没有办法碰到他,我呆了,正在我感到恐惧时,一阵风把我吹走了。
来到了另一个地方,我看到有好多的人……可是;那些表情,因恐惧而扭曲的脸;因悲恸而歇斯底里的脸;因绝望而无力的脸;因幸存而欣喜的脸……使我久久无发动弹,我看到了他们的灵魂,感觉到他们的心被悲伤和死亡的阴影所覆盖。那个捧着饭碗因为幸存而欣喜的女孩,露出了甜美的笑容,可是,为什么却看得我如此心痛!忽然,又起了一阵风,瞬间,我又到了另一个地方。
一具具尸体看得我无法呼吸,看见父母们正拿着遗像哭喊着在寻找着什么。又看见,一个中年男子抱起一具尸体,拿起绳子小心地将尸体绑在自己身上,随着一阵摩托车的启动声,地上尘土飞扬。他们的背影慢慢远去,但我仿佛听见他刚才说的:亲爱的,请让我送你最后一程,来世我们还要在一起。
回到自己的身体,没错,这几天关于四川汶川地震的报告太多了,一篇篇文章,看得我仿佛身临其境。5月12日,这原本应该平凡的一天,却不知成为多少人心中的痛。没有人敢相信这是真的,可是,一滩滩的鲜血;绝望的痛哭;恐惧的麻木……令人无法不相信这个事实,这场天灾,牺牲了多少个本该幸福的生命;销毁了多少张本该天真的笑脸,还有谁的脸上,可以弥漫出繁花似锦。
天灾无情人有情,这场天灾,我们也见证了无数伟大的爱,亲人的爱,朋友的爱,夫妻的爱,还有国人之间的爱,证明了这个世界并不象别人曾经说的被公认没有爱。
父母对儿女说:我们和你在一起,同学们对老师说:我们和你在一起,丈夫对妻子说:我和你在一起。所有的城市对汶川说:我们和你在一起……
所以说,这个世界并不孤独,请记住,我们和你在一起……
本题解析:是一道命题作文题。命题作文题“心灵的地震”是一个偏正式短语,“地震”是中心词,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它的比喻义突发的偶然事件给人心理、生理上带来的震撼。“心灵”是修饰语,修饰成分的词语则往往影响选材,其规定了写作的内容与角度 —— 重心应在“心灵”上。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生活中常见到这样的景象:几乎所有的树根、花根都不美丽,但长出地面的枝、叶、花却大都是美丽的……这些景象给了你哪些联想和启示?
请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标题,确定立意,确定文体。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965年一位韩国学生到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在学校咖啡厅或茶座喝下午茶时常听一些成功人士聊天。这些成功人士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某一些领域的学术权威和一些创造了经济神话的人,这些人幽默风趣,举重若轻,把自己的成功都看得非常自然和顺理成章。他发现,这和在国内了解到的成功人士的成功经验完全不一样,他们总是强调艰难的付出。于是他对此开始研究并完成毕业论文,他从一个新的角度告诉人们,成功与“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三更灯火五更鸡”、“头悬梁,锥刺股”没有必然的联系。只要你对某一事业感兴趣,长久地坚持下去就会成功,因为任何人一生的时间和智慧足够你圆满做完一件事情。他的论文引起了整个心理学界的轰动。后来,这位青年也获得了成功,他成了韩国泛业汽车公司的总裁。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成功观和成功教育
一位在英国剑桥大学留学的韩国学生经常和一些成功人士聊天,这些人幽默风趣,举重若轻,往往把自己的成功看得自然和顺理成章。他想起自己在国内时也曾和一些成功人士聊天,而这些人普遍把自己的创业艰辛夸大了,甚至把有些正在创业而尚未成功的人吓退。这两种人的看法代表了两种很不相同的成功观。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成功需要奋斗和创造,需要不断地抓住机遇,克服困难,努力进取。第一种人认为这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而不只是在最终的结果里已经充满了奋斗和创造的乐趣。人生本该如此,与困难搏斗,其乐无穷;生命的价值和尊严正是体现在这个过程中,最终的成功与否倒是次要的。第二种人就不这样看了,他们把整个生命作为赌注押在最后的结果上,他们害怕失败,渴望成功,为此孜孜以求,兀兀穷年。他们在艰难的付出中享受不到人生的乐趣,因为他们没有把这种劳动和艰辛看作是人生应有之义。那么,是什么在支撑着他们卧薪尝胆、焚膏继晷的付出呢?是有朝一日的成功,是成功之后的辉煌,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就是这个意思。
为什么在我国的成功人士那儿挥霍浪费的现象特别严重?这里有一个深层的心理动因:成功之后的报复性享受。他们在创业时的确付出了很多,成功时当然不会忘记这个代价,现在终于到了偿还的时候了:迫不及待地造别墅、包二奶、花天酒地、肆意享受,真是苦尽甘来,扬眉吐气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大丈夫能屈能伸”“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十年寒窗,金榜题名”“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板凳要坐十年冷”“成则诸侯败则寇”“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等等,都是基于这样一种心理,它实际上已经成了我们民族的习惯性思维方式。中国人特别刻苦耐劳,尤善隐忍克制,恐怕与这种民族心理也不无关系。“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目的正是“一朝闻名天下知”。中国人的虚伪做作,明争暗斗,为了最终的成功而不择手段,急功近利,目光短浅等等劣根性,又何尝不是源于这种庸俗的成功观?
为什么我们这个民族缺乏创新意识和冒险精神?因为他害怕一败涂地,从而失去东山再起的机会。成功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他输不起,而一个输不起的民族最终也赢不了。庄子说:“以瓦注者巧,以钩注者惮,以黄金注者昏。其巧一也,而有所矜,则重外也,凡重外者内拙。”如果以生命为赌注,会矜持笨拙到什么程度啊!一鸣惊人,一飞冲天,大器晚成,大功告成,甚至所谓千秋功业,差不多都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过分地看重物质功利和现实得失意义上的输赢成败,已经使得我们民族的历史发展陷于恶性循环,而人性的发展则停滞不前。让我们来看看中国人的形象,差不多就是这样两副嘴脸:那些灰头土脸、愁眉苦脸、焦头烂额、忧心忡忡的人是那些创业尚未成功或失意失败之人;那些志满意得、红光满面、脑满肠肥、飞扬跋扈之人当然就是所谓功成名就者了。这两种人在那儿“风水轮流转”。
究竟如何看待成功?我的理解是:一,活着并且继续活下去就是成功;二,生命有她自身的价值和尊严,充分享有这个尊严和实现这个价值就是成功;三,生命的欢娱和成功的喜悦应该伴随着人的一生。弗罗姆说:“我们也许幸福也许不幸福,我们可能达到一些目的而达不到另一些目的,但不存在一个合理的天平能够表明生命是否值得。生命以死亡而告终,我们的许多希望都无法实现,生命包含着痛苦和奋斗;从收支平衡来考虑,要么不出生,要么在襁褓中死去似乎更有意义。而谁又能说,爱的片刻欢愉,或者在一个明媚的清晨边散步边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抵不上生命中所有的苦痛和奋斗?生命是一种独一无二的赠予和挑战,它不能用任何别的东西来衡量,对于是否值得活下去的问题不可能有合理的答案,因为这个问题本身就没有什么意义。”
人是什么?人就是人,而不是其他任何东西!谁也没有主动要求降生到这个复杂的世界上来;他的存在既是幸运的,又充满着各种挑战。他不得不处理来自自身和外界的所有问题,并独自承担一切后果。每一个人都有各自的欲望并选择一定的方式表达这些欲望,每一个人都有独特的价值并通过一定的途径实现这个价值。教育就是对人们的各种欲望和价值进行调整并试图为人们创造实现它们的条件、途径和方式, 而这种“调整”必须建立在充分尊重人的价值的基础上,才是合情、合理、合法的。
为什么说教育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难道不是因为,经由教育,我们更加明白了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更加懂得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在个人有限的一生中幸福、自由地成长、发展,充分实现和享受人生的价值吗?如果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让那么多刚刚涉世的青少年不断饱偿挫折和失败,时时感到压抑、郁闷、痛苦无助甚至悲观绝望,那么,这样的教育不是很可怕吗?
我们的教育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符合人性的成功观,而不是强化那种庸俗的禁锢和毁灭人性的成功观。
教育要让受教育者感到成功——不仅在学业上,而且在个性的发展上,在生命意义的发现上,在人生价值的实现上!
本题解析:立意参考:人世中的许多事,只要想做,都能做到,该克服的困难,也都能克服,用不着什么钢铁般的意志,更用不着什么技巧或谋略;只要一个人还在朴实而饶有兴趣地生活着,他终究会发现,造物主对世事的安排,都是水到渠成的;成功并不像你想像的那么难,并不是因为事情难我们不敢做,而是因为我们不敢做事情才难的。
文章立意可以是“成功并不很艰难”,也可以是“成功确实很难,离不开艰难付出,但更要有兴趣,并坚持下去”;不能写成“成功一点也不难”。 从写法上考虑:若写议论文,应重点说清成功难(或不是很难)的理由,点面结合地阐明成功必须具备的素质,要理清说理的层次,精选典型的富有时代感的事例加以论证;若写记叙文,宜点出“成功”的概念很宽泛,除了事业上取得成就,经过努力完成了某项任务、实现了某种愿望,也算是成功,要着力写出自己在追求过程中的真实体验;若写小小说,可以编述某人因某项素质(如乐观、细心、有耐心、善于捕捉机遇等)突出而赢得成功的经历,也可以描述某人总是与成功失之交臂的故事。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阅读下面泰戈尔的一首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采着花瓣时,
得不到花的美丽。
沉默蕴蓄着语声,
正如鸟巢拥围着睡鸟。
选自《飞鸟集》(郑振铎译)
请你品味诗句,联系自己的生活感受和体验,自拟题目,自定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写作题 作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时而手挺机枪,时而挥刀切瓜,时而身骑白马,时而脚踏摩托,时而在QQ空间写诗 ,时而参加论坛,有时还去送水、参加NBA比赛……”这不是影视明星,却是唐代诗人杜甫。今年恰逢诗圣杜甫诞辰1300周年,一组“杜甫很忙”的图片爆红网络,他的一幅侧坐望天的画像被网友涂鸦得千奇百怪。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在官方微博转发“杜甫很忙”时,附一首韩愈的《调张籍》的诗来表达对网友的不满。记者了解到,其实“繁忙地”不仅仅是杜甫一个人,李白、辛弃疾及一些外国名人画像都曾被学生拿来涂改,还有网友上传了“李白不服气了”等系列图片。本报微博昨日发起了“杜甫很忙,是创意还是不敬”的投票。有三成网友认为,创意也要有限度,不能对名人不敬。

以上材料对你有何触动?请你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除诗歌外文体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得脱离材料的范围,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结合文意与关键句“有三成网友认为,创意也要有限度,不能对名人不敬”以及百分之七十的人认为没啥,可知人们的对传统文化名人的不敬,所以可以立意为“创意也要有限度,不能对名人不敬”。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