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10岁的英国女孩蒂利和父母一起在泰国普吉岛度假。一天在海边,蒂利发现海天交汇处突然涌起白色的巨浪。她一下联想到地理课本上关于巨浪的知识——就在圣诞节前,她还在思考老师布置的关于巨浪的讨论题目。海啸!意识到灾难即将降临的她,立即说服了父母,并和父母一起动员海滩上的游客撤离。当百余名游客刚刚抵达高地时,海啸便无情地吞没了这片海滩。在其他海滩的游客,灾难降临时未得到及时预报,来不及撤离,很多人被卷入大海,葬身鱼腹。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何感悟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必须写议论文。(2)不少于700字。(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参考答案:
学以致用,走向成功
只听说大山的巍峨高耸,不亲自攀登,哪能领略到“一览众山小“的壮阔;只听说大海的浩瀚,不亲自观赏,哪能欣赏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博大;只听说沙漠的一望无垠,不亲自探索,哪能体悟到黄沙热舞的壮美。人亦如此,学习知识更应用于实践,学以致用才是走向成功的捷径。
刘向曾说:“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实践是成功的催化剂,学以致用才是正确的学习方法,让人不断完善自我,更新自我。
聚光灯下,双臂柔若无骨,身体软如云,邰丽华带领自己的舞蹈团在舞台上舞动,舞姿轻盈轻巧,她们的舞蹈好似一轮骤然从山里跳出的太阳将阳光洒满人们心底。这都是艺术总监邰丽华实践出来的。在台下,她博览群书,不断深入了解,思考,并亲自实践这些舞蹈动作。当她发现不足时,又重投书的怀抱,就这样学以致用,不仅如此,她时常会把自己所了解的与舞友交流,在知识上加上独特的舞蹈动作,不断推陈出新,因而在冬奥会后又在春晚上一鸣惊人!她知识与实践结合处的舞蹈让这些受伤的,这朵朵残缺的花,献出绿荫,绽放芬芳!由此可见人如果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就能超越书本,升华知识,走出自己的创新之路。
那么实践了就一定会成功吗?回答当然,是:不是。但在掌握知识用于实践却能让理想变成现实,空想变成价值,才有梦想成真的可能。
悬崖峭壁,杂草丛生,奇花异草亦长于此。忽见一个身影正艰难跋涉,是李时珍为了研究各种草药。广泛猎取书籍,大量阅读,不过他明白不仅应读万卷书,更应行万里路,学以致用,十几年的考察实践,让他编写出《本草纲目》实现毕生理想;布谷催播,劳燕护耕,黄阡紫陌之上,一个老人骑着摩托车风尘仆仆从田垄上飞驰,他——袁隆平,家中书满屋,经常与相关学者交流,但他也从不放弃亲自下农田考察,学以致用,他用占世界7%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他实现梦想,是当代神农,为全人类带来福音;阳光下的水立方呈现11种形状,梦幻般的蓝色在阳光反射下如晶莹的水滴,矫健的身姿,飞鱼般的速度,菲尔普斯以八金奇迹,让水立方显得更加灿烂辉煌,在平时他每天读完相关书籍后便会游泳,学以致用,让他拥有高等级的技术;他们都在实践中运用知识,获得梦寐以求的成功,其实只要学以致用,每个人成功机率不就一样吗?
当然,人类的实践也是一个国家社会的进步,国家发展的关键。
在西方国家,十分注重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从小培养他们时间,而中国孩子则是基础教育重要,致使嘴上功夫厉害,只会纸上谈兵的中国孩子不计其数,这也使中国近50年竟未出一个诺贝尔奖,而西方国家平均几年就有一个的根本原因吧!
作为青少年,我们奔走于“两点一线”的同时更应牢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让我们学以致用,用有限的知识创造出无尽的财富。
本题解析:蒂利的故事宛如一朵奇葩,为这场不幸的灾难增添了一丝亮色。感谢蒂利,她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素质教育,知识如何才能转化为行动,并产生力量;感谢蒂利的父母,只有在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中,父母才能有耐心,才能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见,而不是简单粗暴地予以压制;感谢蒂利一家,当灾难来临之际,他们并不是只想着自己的安危,而是积极主动地帮助他人脱离危险,蒂利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有机统一,及其巨大威力,当我们整天为未成年人教育忧心忡忡时,蒂利的故事似乎可以给我们更多的感悟。本材料适用写用话题:“观察与思考”“素质教育”“学以致用”等等。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60分)
中国自古有“学而知之”的说法,这里的“学”,通常被理解为从师学习。韩愈就说过:“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随着的发展,我们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或懂得道理的途径日趋多元。请结合的心得和体验,在“ 而知之“中的横线处填入一字,构成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能以“学而知之”为题;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今年天津高考语文作文题目,上承经典、下接地气、角度多元、形式新颖,是传统与现代、限定与开放的巧妙结合,是对高考作文命题思路的积极探索。
“学而知之”见于《中庸》,导语引用了韩愈《师说》。该题化自经典而立足当下,既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又有鲜明的时代气息。该题典雅厚重,较为贴近学生生活。在知识经济、信息爆炸的时代,让考生谈对多元化求知途径的感受,他们可以联系自身实际,选择适宜的切入点,有话可说、有感可发。新课程教学理念强调尊重学生主体、关注学生个性化的思想情感体验,题目较好地体现了这一要求。
该题留给考生的写作空间较大,如从思维过程切入,可以谈“思而知之”“疑而知之”;从生活体验出发,可以谈“乐而知之”“挫而知之”;从求知方式入手,可以谈“读而知之”“网而知之”;从知行关系着眼,可以谈“行而知之”“用而知之”,等等。
该题属于半命题作文,形式上有创新,既保留了传统命题作文的构架,又呈现出适度的自主性与开放性,是一道颇具亮点的高考作文题。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学生写作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青春的心灵是敏感的。生活中的一个人、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件事、一个具体的物件、一种声音……学习中,一本书、一篇文章、一个文学形象……都能让你平静的心湖泛起涟漪,甚至涌起惊涛骇浪。让你思接千载,感慨万千;催你奋进、促你升华……
请以“是你拨动了我的心弦”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必须写记叙文。②要有故事,有感想,有真情实感。③要有一定的思想内涵。④不少于800字。⑤书写要规范、整洁。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写命题作文,对题目的解读是行文的关键。就本文而言,有三个词语至关重要:
一是“你”。“你”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写人,可以实写,写生活中实实在在的人,写心灵的碰撞、情感的沟通;也可以虚写,写历史上的某位名人,写读书的感悟、思想的升华。写物,可以是某个物件,也可以是某篇作品。不管写什么,都要以“人”和“物”为媒介拓展引入,来叙写自己认识的加深,抒发自己人生的感悟。
二是“拨动”。这里的“拨动”,是“感动”、“触动”还是“震动”?应该说都有可能,但以前两者为最佳。显然,“拨动心弦”,应是内心真挚情感的一次充溢,是个人思想认识的一次升华。因此,“你”要选择正面、积极的人和物。
三是“我”。题目明确规定“拨动”的是“我”的“心弦”,这个“我””就是写作者本人,因此在写作过程中,首先要交代“拨动了我的心弦”的原因,记叙的事件要相对详细,并有起伏波澜;然后要突出“拨动心弦”后的感受,也就是人生的感悟相对要具体,而不能蜻蜒点水,点到即止。
示例一:是你拨动了我的心弦
人世间,有一种情,只有默默的付出,不需要任何的回报,这边是亲情;人世间,有一种爱,不期望天长地久相伴,只求时刻挂念,这边是母爱。母爱深明大义、柔中有刚。当你啼哭于襁褓时,母爱是温馨的怀抱;当你呀呀学语时,母爱是耐心的教导;当你远行时,母爱是声声的呜咽;当你取得好成绩时,母爱是激动的泪花;当你病卧在床时,母爱是布满血丝的双眼;当你沾染恶习时,母爱是苦口婆心的劝勉;当你如履薄冰时而屡教不改时,母爱是撒在你伤口上疼在她心上的那把盐。然而,我们是否也为父母做些什么呢……
我的老家在农村,从小在那儿长大,离家三年了,真想念家乡啊!真想回家看看,想念家乡的一草一木,想念家乡的人们,想念家乡的那些从小在一起玩的伙伴们,他(她)们是否还好……正想回到家乡,去看看家乡现在的样子,正想回到和伙伴们嬉戏打闹的那个少年,真想回答母亲的怀抱,去听母亲抱着我唱的歌谣……记得有一次,那时我还小,又是一个晴朗的天气,我和伙伴们出去玩了,母亲在家做饭,那是春天,天上的小鸟唧唧喳喳的叫着,我和伙伴们出去打鸟玩……上午回到家,老远就看到我家的厨房屋顶上的烟筒冒着烟,想必妈妈已经做好饭了,我高兴的跑到厨房,看到妈妈正弯着腰坐在石凳上烧锅,妈妈的动作显出吃力的样子,我着急跑到母亲的声旁,说:“妈妈,我来烧锅吧!”母亲说:“好吧,我去洗菜,你小心点!”母亲起来时,竟一时没有站起来。饭出锅时,香喷喷的饭菜摆在我面前。吃饭时,妈妈一个劲的给我上碗里长菜,我说木让母亲多吃些肉,妈却说:“妈妈不爱吃肉。”吃过饭后,我忽然看见母亲在锅里吃紧剩下的那一点点菜!几乎每天母亲都是这样,我那时真想哭!……
那年夏天,有一天晚上,天气非常地热!晚上我又和往常一样热的加上蚊子咬的我怎么也睡不着觉,蚊子总是在我耳边嗡嗡地叫着,我用手拍打它,可是,无论我怎么拍打,拍了过一会它还飞过来,往复这样,就在我烦躁不安的时候,忽然间一阵凉风吹来,如同在秋风里那样,非常凉爽,我轻轻睁开眼睛,一看原来是妈妈向往常一样拿着那把蒲扇为我带来的凉风,妈妈几乎每天都是这样!而自己却汗流浃背……
秋天,天渐渐凉了,我家外面落的满地树叶,树上哗哗的落着,落着,像是树叶在哭泣!哭泣将要离开妈妈的怀抱!这时。我看见脚下的一片片树叶,鼻子一酸,忽然想起了自己的妈妈!远方,妈正在左摇右摆的走着,显出很吃力的样子,我急忙跑过去帮妈,妈说我帮不上忙,那时我发现,妈妈老了!
所以冬天,母亲经常关节疼,身上疼,母亲过于劳累!母亲头发白了,白发在风中轻轻地飘着,飘着,飘出我一脸泪花,飘出我有一段回忆……
在我心中,母亲是世上最伟大、最无私、最好最好的母亲!
是你拨动了我的心弦!
示例二:是你拨动了我的心弦
“那一天,知道你要走,我一句话也没留……”耳畔又响起了这支优美的歌。然而,我的心在颤抖,在流泪。您知道吗?我好想对你一声:“爸爸,对不起!?那一天,在车站,您提着沉重的行囊,眼圈红红地望着妈妈和我。我知道,您是一定有很多话要说,但您终究什么也没有说,带着依恋,带着关爱,也带着一丝遗憾,您默默地走了,融入了南下打工者的队伍中。?您不是我的亲生爸爸。自从爸爸去世后,妈妈既要供我们姐妹俩读书,又要承担家里的农活,实在是忙不过来。是您,伸出了援助之手,义无反顾的走进了我们家。然而,我从来没给过您一个笑脸,即使您无微不至的关心我,我也总认为那是假的。也不知道是谁说过,继父母对子女都是先好后坏的,所以,我处处防备,处处留心,就怕您也会是那样的人那。?
您走后,曾写过不少回信。信中,您问的最多的总是我,问我的学习情况,问妈妈缺我的零花钱没有,叮嘱我要好号学习,安慰妈妈不要为您担心……可是,不懂事的我,竟没有给您回过一封信,甚至连您具体在哪做事都不知道。?记得上周星期三,气温急剧下降,而我返校时只穿了件夹克,眼睁睁的只有受冻的份儿。妈妈来了,递给我一件漂亮的呢绒短装。当妈妈告诉我这是您南下前用妈妈让您买新衣服的钱给我买的时候,我愣住了。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扪心自问:我是不是错了??
想想您来我们家以后的日子,我管我对您多么的物理和仇视,您都不曾有丝毫的介意。您宁愿自己穿的破烂不堪,也要省下钱来为我添置新衣。您不嫌我们家穷,也不怪家里欠下的一屁股债,您总是任劳任怨,默默地支撑着这个家。您这次出去打工,也是为我下学期的学费。而我呢?您走的那天,连句问候的话都没有。我好恨我自己,恨我的偏执顽固,恨我的不懂事理。?
爸爸,在这里,借着这支歌,我想给你捎去最真诚的问候:“您在他乡还好吗?要多多保重身体!”
点评:本作文指向性不明显,审题有较大难度。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这个世界本来就这么美好,有青山绿水、星星月亮、大江大河、老虎狮子、蝴蝶蜜蜂、雕鹏小雀……但是,只有这些没有人,就成不了一台精彩的戏。
那么,如果只有人呢?请以“人与自然”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 ③文体自选; ④题目自拟; ⑤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这是一个热点话题。话题相当宽泛,考生可以多角度立意,也可追求立意上的创新。如:
人与自然,和为先
人与自然,共创双赢
人与自然,不能先破坏,后治理
本题难度:简单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一只小老鼠总是愁眉苦脸,因为它非常害怕猫。天神很同情它的遭遇,便施法把它变成了一只猫。老鼠变的猫又非常害怕狗,天神就把它变成狗,但它又开始害怕老虎,天神就让它做老虎,但它又整天担心会遇上猎人。最后天神只好又把它变回老鼠,并且说:“不论我怎么做都帮不了你,因为你拥有的只是老鼠胆。”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