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小题1:覆杯水于坳堂之上,?,置杯焉则胶,?。(《逍遥游》)
小题2: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报任安书》)
小题3: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琵琶行》)
小题4: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论语》)
小题5:?,?。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蜀道难》)
参考答案:
小题1:则芥为之舟;水浅而舟大也。
小题2: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小题3: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小题4: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小题5: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点,能力层次为A,侧重“识记”能力的考查。
本题难度:简单
2、语言运用题 简答题。
至晚席散时,贾母深爱那作小旦的与一个作小丑的,因命人带进来。细看时,亦发可怜见,因问年纪。那小旦才十一岁,小丑才九岁。大家叹息一回。贾母令人另拿些肉果与他两个,又另外赏钱两串。(甲)笑道:“这个孩子扮上,活像一个人,你们再看不出来。”(乙)心里也知道,便只一笑,不肯说。宝玉也猜着了,亦不敢说。(丙)接着笑道:“到像林妹妹的模样儿。”(《红楼梦·第二十二回》)
贾府给薛宝钗过生日,置办家宴,听戏取乐,薛宝钗、史湘云、王熙凤三人察觉唱戏的小旦长得像林黛玉后表现不一。请从(甲)(乙)(丙)中任选一人,根据她的反应指出人物姓名,并据此分析人物性格,并从小说中举出其他情节,旁证其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一:甲是王熙凤。王熙凤性格泼辣,为人圆滑,她不时会插科打诨,逗贾母以及众人开心,但又不想直接刺伤敏感的林黛玉,所以只是笑着说小旦像某个人,并没有直接指出林黛玉的姓名。譬如林黛玉初进贾府,她最后出场,服饰、言语无不张扬,又善于察言观色,顺着贾母的心思转悲为喜,安慰黛玉。
参考答案二:乙是薛宝钗。薛宝钗温和敦厚,行为豁达,随分从时,所以她虽然明白了王熙凤所指但并不明说。譬如贾母带刘姥姥游玩大观园,在藕香榭设宴喝酒行令,黛玉说了《牡丹亭》《西厢记》里的句子,宝钗并未当着众人指出,而是次日叫她到蘅芜院,劝她多做些针黹、纺绩的事,不要看杂书移了性情。
参考答案三:丙是史湘云。史湘云豪爽直率,因此没有顾忌敏感的林黛玉可能多心生气,脱口就说小旦长得像林黛玉。譬如宝玉、平儿等生日,史湘云划拳行令,不胜酒力,竟在纳凉避静时躺在山后青板石凳上睡着了,众人发现后,叫她起身时,她口里还说着酒令。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小题1:大漠孤烟直,?。
小题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小题3:??,城春草木深。
小题4:??,自将磨洗认前朝。
小题5:人生自古谁无死,?。
小题6:??,千里共婵娟。
参考答案:
小题1:长河落日圆
小题2:濯清涟而不妖
小题3:国破山河在
小题4:折戟沉沙铁未销
小题5:留取丹心照汗青
小题6:但愿人长久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易错点:(1)圆(错写成园)(2)濯清涟(错写成莲)(4)折戟(乾)销(消)(5)汗青(汉)
点评:诗文默写试题重在考查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诵和默写诗文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共10分)
(1)帝子降兮北渚,??,??,洞庭波兮木叶下。
(2)宜将剩勇追穷寇,?。
(3)??,吞声踯躅不敢言。?
(4)?,一种相思,?。
(5)楼船夜雪瓜洲渡,?。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语言运用题 阅读《滕王阁序》,回答下面问题:
1.作者是如何写洪州的地理风貌的?突出了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课文第4、5段的思路是如何安排的?作者的情感有何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豫章故郡,洪都新府”,由古及今,写名称的沿革,兼顾历史与现实,道出历史的久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由天及地,写界域的广大,可见辖境的辽阔;“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具体写地理位置,写出了地势之宏伟。(意对即可)
2.这两段写由欢乐的宴饮娱乐引发的人生感慨。“遥襟甫畅”以下八句,铺叙欢饮娱乐的场景:管弦之盛,歌声之美,人才之多。“四美具,二难并”一句之后又忽发深沉的感伤。“穷睇眄于中天”引出“天高地迥”二句;“极娱游于暇日”,引出“兴尽悲来”二句。表露出作者对人生短暂和功业未就的伤感以及自己在“命运”面前的无能为力,直抒内心深层的伤感。而“望长安于日下”以下十句,则联系个人身世,以直抒的方式吐露内心深层的孤独感。其中既包含其父被贬交趾之痛,又有个人宦途失意之悲。“嗟乎”发端,转为更强烈的抒情。“时运不齐”以下十句,引用四个典故,借以自慨年时易往,功业难成,流露出嗟卑叹老的伤感和见机知命的消极心理。“老当益壮”之后引典,全力抒写壮志决不因老迈困顿而稍有变易,透露出乐观向上的伟大情怀。(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