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二)
2017-07-17 22:46:5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电视连续剧对我来说有特别较大的兴趣。
B.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的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c.通过我们学习《致大海》一诗,使同学们领略了大海的壮美。
D.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和倾听着这位英雄的报告。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句子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如果浪费个人时间,蹉跎年华,虚掷生命,是个人的损失
②而浪费国家和民族的时间,造成历史倒退,则是亿万人民的损失
③因此赢得时间,接受挑战,为民造福,没有不能创造的奇迹
④最大的浪费是时间的浪费
⑤时间孕育机遇,机遇来自时间
A.⑤②①③④
B.④①②⑤③
C.①②③⑤④
D.④②①⑤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句子间的逻辑关系,上下句的衔接。④点明观点:最大的浪费是时间的浪费①假设论证:如果浪费个人时间,是个人的损失 ②有个人到国家:而浪费国家和民族的时间,造成历史倒退,则是亿万人民的损失⑤机遇和时间的关系③用“因此”总结本段内容:赢得时间能创造奇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加点的字,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徘徊/脚踝供认/供不应求模棱两可/装模作样
B.绯闻/扉页茁壮/弄巧成拙签订契约/锲而不舍
C.省亲/反省强制/强词夺理塞翁失马/闭门塞听
D.偌大/诺言宁愿/息事宁人间不容发/挑拨离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 huái |gòng gōng|mó mú;B. Fēi|zhuó zhuō|qì qiè;C. Xǐng|qiáng qiǎng|sài sè;D. ruò nuò|nìng níng|jiān jiàn


本题难度:简单



4、语言运用题  请仿照划线句子另举两个事例。
心正则笔直。宋代抗金名将岳飞,精忠报国,一心收复失地,不是写下了情真意切,壮怀激烈的《满江红》?
(1)?
(2)?


参考答案:示例(1)战国爱国诗人屈原,枉遭放逐,仍心系楚国,不是写下了忧愁幽思、感天动地的《离骚》?(2)唐代大诗人杜甫,身经乱世,仍关心天下寒士,不是写下了感叹时世、渴救众生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唐代大诗人李白,意兴豪放,一生傲视权贵,不是写下了想象瑰丽、渴望自由的《梦游天姥吟留别》?(4)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一片磁心,不指南方死不休,不是写下了气贯长虹、豪情万丈的《正气歌》?(每句中事例符合观点1分;事迹表述1分;反问形式点出该人物独具特色的一部作品1分。)


本题解析:一定要注意先找到所要仿写的语句,然后仔细揣摩它的句式结构,同时还要注意它的内容要求。要研究所给句子内容上的特点,研究句中对应的词语。抓住例句中关键性词语,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本题可以用“历史人物+形象特征+作品”的句式作答,如屈原爱国诗人作品《离骚》;从古代人物中如杜甫李白文天祥等等选择两个进行合理的联想和想象。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字形只有-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侦察立案侦查青山绿水青山  D.曼延火势蔓延清秀山青水秀
B.浮浅认识浮浅辩证辩证论治  D.奋发奋发图强发奋发愤读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B项"山青水秀"中的"青"应为"清","清"意为"秀丽"。C项"认识浮浅"中的"浮"应为"肤","肤浅"意为"表面,不深刻(常用来说人的认识或学问) "。"辩证论治"中的"辩"应为"辨","辨"意为"区别;分析";"辩"意为"争论;说明是非、真假"。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