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7-17 23:02:3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在表达上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这个文化站已成为教育和帮助后进青年,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的场所,多次受上级领导的表彰。
B.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技术人才。
C.你知道每斤蜂蜜包含蜜蜂的多少劳动吗?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要采集50万朵花的花粉。
D.先生侃侃而谈,他的音容笑貌没有什么变化,但眼角的皱纹似乎暗示着这些年的艰辛和不快。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项中“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动宾搭配不当;B项中第一个分句“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有能否一词,而作为关键条件的第三分句却没有与“能否”一词相对应的词;C项中的“大约”是表估计的副词,而此句的“五十万朵”十分精确,彼此搭配不当。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北接陆上丝绸之路、南连海上丝绸之路,将于2014年申遗的“中国大运河”,包括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以及浙东运河所组成。
B.据悉,一种新型的袖珍电脑将亮相本届科博会,它采用语言输入、太阳能供电,具有高雅、时尚、方便、环保的功能和作用。
C.为庆祝新登中学建校70周年,“圣园印象”歌舞晚会将于10月5日在体育馆举行,届时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也将登台表演。
D.中华全国总工会紧急拨款100万元,用于对在黑龙江省鹤岗新兴煤矿爆炸事故中遇难矿工家属的慰问。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仔细分析病句的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A项“包括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以及浙东运河所组成”句式杂糅;B项“它采用语言输入、太阳能供电”后面缺少宾语;C项“其他学校领导”歧义。所以选D。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用比喻的手法写上一段话,使其与引文在内容上融为一体,(不超于40字)(5分)
古人云:“开卷有益”。

 
 
 
 
 
 
 
 
 
 
 
 
 
 
 
 
 
 
 
 
 
 
 
 
 
 
 
 
 
 
 
 
 
 
 
 
 
 
 
 


参考答案:(1)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只有多读书,才能吸收营养,长成参天大树。
(2)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不读书。就无法在时代的大潮中充当弄潮儿。


本题解析:首句是“开卷有益”,接下来就应该谈读书的好处,注意要求中的比喻手法,内容贴切2分,比喻恰当2分,语句通顺1分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并翻译划线部分。(10分)
凡?音?者?产?乎?人?心?者?也?感?于?心?则?荡 乎 音 音 成?于?外?而?化?乎?内?是?故?闻?其?声?而?知?其?风?察?其?风?而?知?其?志?观?其?志?而?知 其 德?盛?衰?贤?不 肖 君?子?小 人 皆?形?于 乐?不?可?隐?匿?故?曰?乐?之?为?观?也?深?矣
(取材于《吕氏春秋·音初》)


参考答案:凡音者/ 产乎人心者也/感于心则荡乎音/ 音成于外而化乎内 / 是故闻其声而知其风 /察其风而知其志/ 观其志知其德/ 盛衰 / 贤不肖/ 君子小人皆形于乐/ 不可隐匿 / 故曰乐之为观也深矣/
译:大凡音乐,产生于人的内心。内心有了感受就会表现为音乐,音乐产生于外部又感染内心的情感。所以听到他们的乐声就能知道他们的风俗,考察他们的风俗就能知道他们的志趣,观察他们的志趣就能知道他们的德行。昌盛和衰落、贤能和不才、君子和小人都表现在音乐上,无法隐藏,所以说音乐作为观察(社会和人)的凭借具有重大作用。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wěng)郁敛(jū)(yī)郁(dù)步
B.(mí )望(chà)时(chuán)子(zhè)木
C.(hé)辙(mǐ)谤(yǎn)苗助长道义相(xù)
D.会(wù)商(què) (yì)业(dǐ)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解答注音题,要特别注意那些容易被声旁误导的形声字和多音多义字。本题中,A项的“踱”应读duó。B项的“霎”应 读shà。C项的“揠”应读yà。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文学类文本阅..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