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7-17 23:06:4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求(qǐ)瘦(xuē)文绉(zhōu)书声琅琅(lǎnɡ)
B.徉(chánɡ)吓(dònɡ)蒙亮(mēnɡ)严不贷(chénɡ)
C.耗(zhé)弱(chán)发财(hénɡ)声文坛(fēi)
D.栗(zhàn)款(zhì)马脚(lù)万马齐(ān)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项“祈”应读qí,“琅”应读lánɡ。C项“折”应读shé,“横”应读hènɡ。D项“露”应读lòu,“喑”应读 yīn。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根据下面句子的语境,各写出一个适用于句中横线处的熟语(俗语、歇后语或成语均可答在序号后面。)(2分)
小题1:爷爷被无辜打成"反革命"之后,??,爸爸和叔叔也受到了牵连。
小题2:俗话说 ??。军队需要严明的纪律,才会有战斗力,社会需要合法的道德行为规范,才能正常运转,规矩时时刻刻参与我们的生活,它是社会生活中一定的标准、法则。


参考答案:
小题1: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小题1: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本题解析:此题要结合语境作答。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振兴中华,赶超世界潮流,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长期以来中国人民的夙愿。为此,中华儿女进行着艰苦卓绝的奋斗。
B.不知何时,“拥趸”一词悄然来到我们身边,活跃在报刊、电视、广播、网络和各种媒体中,成为备受人们青睐的流行词语。
C.可燃冰是海底极有价值的矿产资源,足够人类使用一千年,有望取代煤、石油和天然气,成为21世纪的新能源。
D.针对近期各地早晨被大雾笼罩,能见度低,易引发交通事故,交通部门提醒广大驾乘人员,雾天要谨慎慢行,保证安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夙愿”就是“一向怀着的愿望”,可删掉“长期以来”;B项,“报刊、电视、广播、网络”和“各种媒体”不能并列,可将“和”改为“等”;D项,成分残缺,“事故”后应加“的情况”。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  )
A.妊娠(shēn) 晕(yùn)车 俯首帖(tiē)耳
B.憎(zèng)恶 结(jiē)实 数(shuò)见不鲜
C.靡(mí)费 泥(nì)古 间(jiān)不容发
D.剽(piāo)窃 给(jǐ)予 自怨自艾(yì)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憎应为zēng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针对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即将于2月28日开幕的世界经济论坛第三十九届年会确定了“重塑危机后的世界”,旨在寻找稳定金融市场与促使经济增长的良策。
B.在发达国家,“智囊团”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独立于政府决策机制的政策研究和咨询机构,现如今它已成为影响政策决策科学化和推动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C.南昌火车站位于京九、浙赣两条铁路干线的交汇处位置,今年春运期间,日均发送旅客量比去年增长了56%。尽管是大年初一,车站的大厅里仍有不少旅客在排队购票。
D.如果一个人对社会做出贡献,社会能够给其应有的回报,他就会对社会产生责任感。近年来,中国政府将明确提出这一基本理念,并在政策制定和二次分配上有所体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项为成分残缺,缺少“确定”的宾语,可在引语后加“的主题”;C项为句式杂糅,为“处于……位置”与“位于……处”杂糅,去掉“位置”即可;D项为不合逻辑,“近年来”“将”自相矛盾。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