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跳下车,说了声“明天见!”就往家走去。
B.给我以诬蔑和侮辱,是平常的事。我并不以为奇:惯了。
C.人们常说“不违农时”,这是几千年的经验总结。
D.世上有两种人(品格高尚的君子和品格卑劣的小人)照理说,君子应受人尊重,小人应遭到唾弃,但偏偏有人怕招麻烦,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在括号后加句号,或把括号改为两个破折号。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
A.段祺瑞利用进步党的所谓“人才内阁”作为他的垫脚石,梁启超成了他的“猫脚抓”火中取栗后,就被抛弃了。
B.外国朋友对粤剧舞台上三两个演员将手中的木头刀枪互碰一下,口中吆喝几句就表示经过一场战争的表演感到不可理喻。
C.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萧灼基将要参加下午时的会议 开幕式,不到时,严阵以待的记者已站满了人民大会堂外的台阶。
D.前段时间日元势如破竹的下跌势头,令已遭受金融危机严重打击的亚洲经济雪上加霜,对中国经济增值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析:
(火中取栗:比喻冒险给别人出力,自己却上了大当,一无所得。符合语境。)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下面一段话是对“微公益”的说明,请提取主要信息,写出四个关键词。(4分)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开始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于是一种草根公益应运而生,这就是微公益。微公益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人们将微不足道的爱心汇集起来,积少成多,就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微公益关注贫困,关注教育,关注社区发展,关注生物保护和低碳等,具有很强的利他性。它没有过去大慈善者那种“行侠仗义”“扶贫济困”的远大抱负,取而代之的是寓善于乐的参与方式。
参考答案:草根公益 积少成多 利他性 寓善于乐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提取关键词型压缩语段的能力。解题时,首先要研究所提供材料的内容,这个语段主要介绍了“微公益”及其作用。然后找出材料中关于“微公益”的关键语句,比如“一种草根公益应运而生”“将微不足道的爱心汇集起来,积少成多”“具有很强的利他性”“取而代之的是寓善于乐的参与方式”。最后将关键语句的主要信息提取出来就是本题的答案。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大熊猫受到病饿威胁,当地群众得知后,给病饿熊猫喂食、治疗,减少了大熊猫的死亡率。
B.起初他只是为犯罪分子提供窝点,到后来则亲自上阵,打着推销保温材料的名义拐骗妇女。
C.“继续推进素质教育”,这种提法是科学的、符合实际的。谁能否认这一点呢?
D.小品这种表演形式,每届春节晚会都会让观众抹几把感动的泪水,有时甚至达到让人欢喜让人忧、台上台下齐动情。但是,看得多了,你就会觉得小品有点矫情、煽情。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前后缺乏照应。将“喂食”和“治疗”调换顺序。B.“打着”和“名义”不搭配。D.“达到”缺宾语,在“动情”后加“的效果”。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请为以下一段文字拟一个标题。(2分)
由中央电视台和国家语委联合主办的大型电视文化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播出以来,引发了关注热潮。2013年10月18日晚总决赛在央视一套、十套并机播出,以很高的收视率,为这个以严肃题材创造了流行文化消费奇迹的节目画上了完美句号。节目除了为流行文化产品竞争带来了种种启示之外,也引发了学术界对语言文字现状与未来走势的思考。
参考答案:(2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引发文化思考(意思对即可)
本题解析:不论是概括文段的内容,还是给文段拟一个标题,都要通观全文抓住中心。解答时要认真阅读所给内容,明确有几句话,每句话说什么,句与句之间是什么关系。然后筛选重点句子(或词语),归纳主要意思。(注,重点词语可参照:“谁在什么情况下干什么结果如何”或“什么怎么样”的模式来寻找。)最后推敲语言重视表达。形式上尽可能用主谓式(陈述对象+行为)或动宾式(动作+对象),尽量不用或少用介宾式修饰成分,定语限制成分可要可不要尽量不要。相关信息取核心勿重复。严格控制字数,标题一般在十个字左右,最好不超过十五个字。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