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必看版)(八)
2017-07-17 23:22:0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秩序/旗帜瘟疫/战役着陆/着想
B.经营/均匀 河畔/叛逆松柏/柏油
C.亩产/计谋侥幸/矫健关卡/卡壳
D.奴隶/战栗奈何/按捺呜咽/哽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项分别读为zhì/yì/zhuó,各对读音均相同;B项分别读为yíng/yún,pàn/pàn,bǎi/bǎi;C项分别读mǔ/móu,jiǎo/jiǎo,qiǎ/qiǎ;D项分别读为lì/lì,nài/nà,yè/yè。)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根据要求默写名句。(5分)
(1)香菱笑道:“我看他(王摩诘)《使至塞上》一首,那一联云:‘??
?’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象是见了这景的。”(《红楼梦》)
(2)陶潜的诗不仅有“??”的闲适,也有“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激烈;苏轼的词不仅有“???”的豪放,也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凄婉。
(3)北朝庾信的《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中有一句:“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在我国唐代诗文里也有类似的一句诗文,它的作者是?,诗句是??


参考答案:(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或其他豪放派诗句)(3)王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寂寥而莫我知也
B.其又何尤
C.然后惟其所愿
D.惟兄嫂是依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吸取精华 发扬国光 共商国是 久旱逢甘霖
B.崇洋媚外 拒绝借监 墨守成规 有志者事竟成
C.仁慈 诞生 来源 结外生枝
D.枯躁 囊括 徇私 稍纵即逝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日本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无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胜利成果,扭曲历史,决策上乏善可陈
B.优秀教师,往往会运用一波三折的课堂教学语言,有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师生互动,使教学节奏的变化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
C.一些商家先以模糊的广告词来请君入瓮,然后再用若干霸王条款限制消费者,让消费者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D.曲阜尼山砚石色呈柑黄,有疏密不均的黑色松花纹,观之钟灵毓秀,触之滑腻温润。制作砚台,下墨利,发墨好,久用不乏。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乏善可陈:乏:缺乏,缺少;善:优点。陈:述说。说不出有什么优点,没有什么好称道的,叫做“乏善可陈”。 B一波三折:原指写字笔法的曲折多变。现在比喻文章的结构起伏曲折。也比喻事情进行中意外的变化很多。C请君入瓮:瓮:一种陶制的盛器。比喻用某人整治别人的办法来整治他自己。D钟灵毓秀:凝聚了天地间的灵气,孕育着优秀的人物。指山川秀美,人才辈出。辨析成语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①要分辨成语的语义,有的成语有表层意和深层意,切忌望文生义。②要分清成语的适用范围和对象。③要分清成语的感情色彩。④要识别成语与其他词语的搭配。比如说修饰语与中心与不搭配,动词与宾语不搭配等。⑤要分析成语使用是否符合逻辑。成语使用的“不合逻辑”主要表现是自相矛盾。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正确使用词语..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