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中学生张平平写了一首诗,寄给了一家久已慕名的诗刊编辑,并附了一封信,信是这样写的:
李编辑:
您好!
寄上拙作《秋月》,望拜读。敝人有吟诗雅趣,学习之余,凑成几句,错处颇多。但自己不能斧正,您是大手笔,望工作之暇给予修改,不吝赐教。
此致
教祺
张平平
2010年10月1日
(1)将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2)将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3)将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4)将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拜读”改为“费心一读”。
(2)“雅趣”改为“爱好” 。
(3)“斧正”改为“修改” 。
(4)“教祺”改为“编安” 。(6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是考查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即谦词与敬词的准确使用。用于自己的应用谦词,用于别人的应用敬词。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3分)(?)
A.大邱市政府18日表示,大邱市将推出一款“大邱星星旅游”,配上“炸鸡+啤酒”套餐,以吸引更多的中国游客。
B.因为台湾学生不满国会审查的程序,就以违反法律的方式占领立法院议场,使国会运作全面瘫痪,瘫痪了5天,对立法、行政等五院运作造成严重的影响。
C.莫言不讳言当今社会道德滑坡现象,他表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二十四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难道不该是当今国人不应具备的做人的基本准则吗?
D.尼泊尔民航局局长萨曼23日称,21日,马来西亚航空一架飞机在降落加德满都时,挡风玻璃被一群鸟撞碎,所幸机上180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安全无恙。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项,成分残缺,可以把“因为台湾学生”调整为“台湾学生因为”,让“台湾学生”作主语;C项,不合逻辑,否定失当,把“当今国人不应具备的做人的基本准则吗”中的“不”去掉;D项,表意不明,有歧义,“180名乘客和机组人员”,“180名”是“乘客数”还是“乘客和机组人员加起来的数”,不明确。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今年月饼包装虽然瘦了身,但月饼券折扣“漫天飞扬”,各种形式的推销近乎疯狂,中秋月饼销售市场急待整治规范。
B.他们在明信片背面写下精彩纷呈的题词,赋予这些看似普通的明信片以全新的生命。
C.任何制度的出台,都意味着新的利益搏弈将要开始。对电视购物行业重新设立准入门槛,自然会触动一些地方广电机构的利益。
D.这种文化气息不是简单的拼接,而是纠缠交错、交相融合在一起,足在绘画技巧和文化内涵上的溶铸和提炼。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语言运用题 .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写一句简洁生动的话。每句话中至少运用一种恰当的修辞手法。(6分)
一次语文课上,老师谈到了语言的魅力体现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
擅长听力的小明站起来说:“比天籁更动听的是人类的语言。”
擅长说话交际的小华说:“?。”
擅长阅读的小芳说:“?。”
擅长写作的小洁说:“?
参考答案:擅长说话交际的小华说:“美的人间始终相随着最美的语言。”擅长阅读的小说说:“读天下书,行万里路。”擅长写作的小洁说:“语言承载着人类最鲜活的历程。”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瑞典文学院2012年10月11日19时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莫言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诺奖评委会认为“从历史和社会的视角,莫言用现实和梦幻的融合在作品中创造了一个令人联想的感观世界。”
假如能为中国历代的文学家们投票,谁最有希望得诺贝尔文学奖?对此,102名中国作家给出了他们的答案。呼声最高的是李白、曹雪芹、杜甫、苏轼、屈原和鲁迅,其中,李白和曹雪芹分别得了16票排并列第一,鲁迅得了6票位居第六。
请你从这六位作家中任选一位,至少填出他的一篇代表作(要求为高中语文必修或选修教材中学过的),并为他们写出虚拟的获奖理由,不超过50字。
作家:??代表作:《?》?《?》
颁奖词:?
?
?
参考答案:示例:鲁迅:《记念刘和珍君》《祝福》《拿来主义》
李白:《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
屈原:《离骚》 《湘夫人》
杜甫:《秋兴八首》》咏怀古迹》
苏轼:《赤壁赋》《赤壁怀古》
李白:由于他杰出的诗歌拥有伟大的艺术性,在不适合幻想的人生里,诠释了人类的价值。
曹雪芹:和着血,蘸着泪,为封建末世大家族吟唱一曲挽歌,成就百科全书式的鸿篇巨制。
杜甫:世上疮痍诗中圣哲穷年忧黎元,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叹息肠内热
(代表作1分,除“曹雪芹”外,其他要写出两篇;获奖理由3分)
本题解析:注意作家和作品一定要对应,不能张冠李戴。同时作品必须为高中语文必修或选修教材中学过的。获奖理由要符合本人的身份,语言尽可能优美。
点评:本题将文学常识和语言表达融合在了同一道题里面,要求学生不仅要记住作家作品,同时还要熟悉作家的生平经历,把这些写入获奖理由中,写出真正打动读者的地方,写出作品的价值。语言可仿照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语言要有文采。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