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常见题型》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7-31 20:15:5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我班的“小?迷”(横线上可填“数学”、“漫画”、“篮球”、“财”、“分数”……)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
既称“小?迷”,就得有典型材料表现他(她)不同于一般同学的“痴迷”程度。一两个“痴迷”事件(点),平时的种种痴迷表现(面),点面结合,方能材料充实。叙事中,要抓住细节——特别能突出其“痴迷”的神态、动作、语言等进行描写,用老师和同学的语言等进行侧面描写也是突出其“痴迷”的好方法。
写人的文章应流露作者对笔下人物的褒贬态度或情感,这个“小?迷”是可爱的、可笑的、可敬的、还是必须批评的?这是文章立意所在,除了通过画龙点睛式的议论表明自己的看法以外,也要注意记叙和描写中遣词造句的感情色彩。


本题难度:简单



2、写作题  作文
阅读下面一段话,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Linsanity”,这是美国最新最流行的词语,意为“林书豪热”。 2012年2月11日的一场比赛中,林书豪面对科比砍下38分,为本队赢得比赛,而此前的林书豪的处境却是“不是被裁就是在被裁的路上”,是NBA的“灰姑娘”,他作为一名替补队员,四处奔波,苦苦等待那一点可怜的上场时间,以抓住机会展示自己,从而成为“美国传奇”!
要求:任选角度,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书面整洁。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中林书豪的处境是“不是被裁就是在被裁的路上”,是NBA的“灰姑娘”,是一名替补队员,但他“四处奔波,苦苦等待那一点可怜的上场时间,以抓住机会展示自己”?可以从等待时机,抓住机会,在竞争中摆正自己等角度立意。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有位书法家对一位用废报纸练字的人说:“如果你用最好的纸来写,你可能会写得更好。”那人很奇怪地问原因,书法家笑而不答,只写了一个“逼”字,那人顿悟,这是让他借好纸逼迫自已写好字。他开始在宣纸上练字,写字的水平果然提高很快。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逼自己成功
  “逼”是刀光剑影炮火硝烟时立下的军令状,“逼”是遵照执行不得有误的死命令,“逼”是必须完成不得拖延的硬任务。“逼”或意味着“强硬,强迫”。但是逼迫,能激发自己无穷的潜能,一步步迈向成功。练字的人在宣纸上练字,写字的水平果然提高很快,不正是因被逼而成功的很好事例吗?
  ?生存危机,逼出成功
  面对数十倍于已方的秦兵,西楚霸王毅然破釜沉舟,让战士们只带三天干粮,逼使每位士兵拿出视死如归的勇气,最终赢得了这一场神奇伟大的战争;面对不顾骨肉亲情的兄长,曹子建被逼无奈,以旷世之才在七步之内吟出一首冠绝天下的诗,不但成功地免去杀身之祸,而且被后人誉为“七步之才”。
  渔民捕捞的沙丁鱼,在短时间内很快地死亡。后来在人们引进了它们的天敌后,被生存的危机所逼迫,反而不断挣扎从而获得了生存的希望,成功地存活下去。生存危机的逼迫,能使发挥体内的最大潜能,激发智慧,释放勇气,最终获得成功生存的机会。
  ?困境重围,逼出成功
  那一场连绵不绝的大雨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使陈胜等人在大泽乡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亡亦死,举大义亦死”的困境逼迫他们揭竿起义,成为了第一支农民起义军,成功地敲响了秦亡的警钟。那是一场惊心动魄的角斗,重兵濒临城下,城外无援兵,城内无一守兵,孤绝的困境,逼出了诸葛亮超强的智慧,一架琴,几个扫把演绎一曲“空城计”,成功地吓退司马大军,让城中百姓转危为安。那是一场天灾人祸的灾难,中国陷入三年困难时期,偏又遭苏联撤走资金与技术的顶头风,逼迫国人奋发图强,在极度困难的条件下成功地完成了“两弹一星”的壮举。
  困境当前,艰难压顶,没有沮丧,没有失落,没有放弃!无路可走,逼迫之中,激发人无穷的斗志,获得如此伟大的成就,走向成功!
   亡国警兆,逼出成功
  诸侯混战,此消彼长,秦国地处偏远的西北地区,实力弱小,随时都有被吞灭的可能。在国将亡的逼迫下,秦国实行商鞅变法,最终一扫六合,统一天下。闭目塞听,盲目自大,清朝统治者以天朝上国自居,没有国将亡的逼迫感,使得中国渐衰落,落入被动挨打的局面,如同肥肉般任人宰割,受尽外族凌辱。内忧外患,水深火热,帝国主义的侵略,逼迫中国人民奋起反抗,激发战士们一往无前。经过8年顽强抗战,即使在武器不如人,力量不如人的情况下,也成功地成立新中国,翻身作主。
  贪图安逸,不思进取,导致国家的退步;落后的耻辱,亡国的警兆,震醒了那醉生梦死的统治者,逼迫他们励精图治,夺取国家的独立与富强。
  逼,是一种压力,是一种磨炼,是一种面对困难不屈服的意志,使人突破重围,勇往直前。逼,是山重水复疑无路中死活都要拼出一条光明大路的坚持,是绝处寻生的希望,是人成就人生的必备要素。成功需要逼迫自己!


本题解析:本题是一道材料作文。材料作文首先要看懂材料,具体分析材料内涵。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语句,如:“如果你用最好的纸来写,你可能会写得更好”;“只写了一个‘逼’字”;“这是让他借好纸逼迫自已写好字”;“他开始在宣纸上练字,写字的水平果然提高很快”。从这些语句中可以看出:“逼”使自己成功;在宣纸上写字是高投入,高投入才有高回报;在宣纸上写字是高投入,要珍惜投入。所以根据材料可从以下角度立意:
参考立意角度:①逼迫自己成功;②珍惜人生付出的成本;③高投入才可能有高回报;④懂得珍惜利于进步。
逼迫自己成功的事例:“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从某种意义上说,逼学生的老师,何尝没有逼自己?“教学相长”不也是“教学相逼”吗?常言道:“用进废退。”当外部有压力逼你“用”的时候,你的学识、才干等将会有很大的长进。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30分)
世界上的路有千万条,自然界有山路,水路,阳关大路,羊肠小路,候鸟迁徙,驼行沙漠……人类社会有远行的路,回乡的路,求学的路,情感的路,人生的路……每一条路都有不同的走法。
请以“在路上”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⑴角度自选;⑵立意自定;⑶不得抄袭;⑷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有着“中国首善”之称的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标在其公司网站上刊出一封致比尔·盖茨和巴菲特的信,信中说:“我在此郑重宣布:将做第一个响应并支持你们行动的中国企业家。在我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将不是捐出一半财富,而是‘裸捐’——向慈善机构捐出自己的全部财产。这也是我给你们两位先生中国之行的见面礼。
  “我作为一个富人,绝不做财富的守财奴。目前我每年都在把公司一半以上的利润拿出来做慈善。2009年我们公司净利润4.1亿,我捐出去了3.13亿,捐出净利润的77.6%。财富是什么?我认为,财富是水,是身外之物。如果有一杯水可以一个人喝,有一桶水可以存放在家里,要是有一条河就该与大家分享。”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①精神富裕才是真正的财富。“我一直认为,人的一生是短暂的,当我们活着的时候,能够轰轰烈烈地为自己的国家干一番事业,创造财富,创造就业,创造文明和进步,无疑是幸福和快乐的,同样,当我们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能够把财富归还世界,让更多遭遇不幸和贫困的兄弟姐妹共享,自己清清白白地离开这个世界,更是一种高尚和伟大。”陈光标如是说。②“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对于慈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杆标尺,因此有了形形色色的“慈善面孔”。“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慈善;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负责是慈善;在贫困时不怨天尤人,在富裕时不忘父老乡亲是慈善。③懂得回报是一个人的终极美德。在我们身边,有一些人,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道义,让我们看到,懂得回报是一个人的终极美德。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