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名句名篇默写》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七)
2017-07-31 20:17:2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五题,每小题1分)
①________________,长余佩之陆离。?(屈原《离骚》)
②暧暧远人村,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③___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④嘈嘈切切错杂弹,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水龙吟》)
⑥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⑦________________,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⑧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 (李密《陈情表》)



2、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的部分。?(任意选做六小题)?(6分)
小题1:见贤思齐焉,?。?(《论语·里仁》
小题2:?,则知明而行无过也。?(荀子·劝学》)
小题3:?,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阁序》)
小题4:丛菊两开他日泪,?。?(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小题5:?,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小题6:千呼万唤始出来,?。 ?(白居易《琵琶行》)
小题7:小楫轻舟,?。?(周邦彦<幕遮》)
小题8:浊酒一杯家万里,?。?(范仲淹《渔家傲》)



3、其他题  诗文默写。(8分)
1)?,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携来百侣曾游,?。(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3)她静默地远了,远了,?,走尽这雨巷。(戴望舒《雨巷》)
4)满载一船星辉,?。(徐志摩《再别康桥》)
5)?,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徐志摩《再别康桥》)
6)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鲁迅《纪念刘和珍君》)
7) 又前而为歌曰:“??。”(《荆轲刺秦王》)



4、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小题1:结庐在人境,?。问君何能尔? ?。(陶潜《饮酒》)
小题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江山如画,?。(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小题3: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檐牙高啄;各抱地势,?。(杜牧《阿房官赋》)



5、其他题  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
①________________,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________________,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李白《蜀道难》)
②丛菊两开他日泪,________________。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③________________,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________________。(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三》)
④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⑤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⑥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⑦谨庠序之教,_______________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⑧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⑨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贾谊《过秦论》)
⑩彼童子之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辨识字形》高频..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