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7-31 20:23:0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蓬门今始为君开。(杜甫《客至》)
(2)携来百侣曾游,?。(毛泽东 《沁园春长沙》)
(3)念去去,千里烟波,?。(柳永《雨霖铃》)
(4)挟飞仙以遨游,??;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轼《赤壁赋》)
(5)积善成德,?,圣心备焉。(荀子 《劝学》)
(6)?,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 《出师表》)


参考答案:
(1)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杜甫《客至》)
(2)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毛泽东 《沁园春长沙》)
(3)?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柳永《雨霖铃》)
(4)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轼《赤壁赋》)
(5)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 《劝学》)
(6)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 《出师表》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文段中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现在大概不会有人公开赞成掠夺性的强盗行为了,?。生态不仅是科学问题,而且是伦理问题,正是伦理为科学规定了界限。
①但是,同为主张善待自然,出发点仍有很大分歧
②我的看法是,两派都有道理,但说的是不同层次上的道理,而低层次的道理要服从高层次的道理
③一派反对人类中心论,认为从根本上说,自然是一个应该敬畏的对象
④一派强调以人类为中心,从人类长远利益出发,合理利用自然
⑤合理利用自然是科学,不管合理的程度多么高,仍然是科学,而科学必有其界限
A.①③④⑤②
B.①④③②⑤
C.⑤①③④②
D.⑤①④③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可以用排除法。从内容上看,与前文中的“掠夺性”相对应的是“善待”可确定①排首位,这段话的观点是最后一句,强调了伦理是科学的界限,与“科学必有其界限”连贯,故⑤排最后。“科学问题”和“伦理问题”分别对应“以人类为中心”和“反对人类中心论”,故④排③前面,②总结④③。所以选B。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请写一个景物片断,运用寄情于景的手法,寄寓自己由自然景物而生发的某种感悟,300 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下列两组诗人,风格各异,你更喜欢哪一个?请任选一组,谈谈你喜欢的理由。(字数在100字以内)
第一组:李白与杜甫  第二组:李商隐与白居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示例:唐代诗坛的两位泰斗--李白与杜甫,我更喜欢李白。喜欢他“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才气,喜欢他“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骨气,喜欢他“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傲气。(开放性试题,不设统一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宫墙里全部是果树和庄稼,郁郁葱葱,整整齐齐,仿佛在暗示着失去的繁华和喧嚣,隐约可以从树影婆娑中感受到历史的嘈杂和一代枭雄指挥若定的英姿。
B.我国古代城池的北门常常被称为玄武门,我想这可能是因为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历朝的威胁主要来自北方,所以统治者有意用张牙舞爪的龟蛇状的玄武来威慑外敌。
C.在文理分科大讨论中,高中教师、学生及家长多赞成维持现状,大学教师和教育研究人员则倾向于取消分科,出现了“当事者”赞成分科、“旁观者”取消分科的情况。
D.当前京剧的“冷”和“热”,一方面是客观使然,另一方面是京剧自身出了问题,佳作不多,新戏创作只瞄准节庆和评奖,剧团缺乏商业运作能力,票价高居不下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文学类文本..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