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三)
2017-07-31 20:24:5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每对词语加点字读音完全不同的一项是(?)
A.吞噬(shì)讣告(pǔ)轧路机(yà)暴戾恣睢(suī)
B.觊觎(jì)央浼(měi)殉道者(xùn)天遂人愿(suí)
C.发轫(rěn)应酬(yìng) 口头禅(chán)少不更事(gēng)
D.诘难(nàn)畸形(jī)汗涔涔(cén)宵衣旰食(gàn)



2、单选题  分别选出下列错别字最多的一项
A.应付裕如一傅众咻和盘托出坐地分赃
B.油然而生怨天忧人蛛丝蚂迹一笔勾销
C.不可名状顾名思义兵荒马乱鸠占鹊巢
D.震聋发聩恰如其份革故顶新冤声载道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能源危机正日益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开发生物能源,成为各国缓解液态燃料的重要途径。
B.通过中国人3年的刻苦攻关,终于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制出了“嫦娥一号”人造月球卫星,有望年内飞向38万公里外的月球。
C.近年来,国内外因高管舞弊引发的财务造假案层出不穷,同时有向第三方公信机构蔓延之势,使得造假案情越来越复杂。
D.以往私有概念对人们是陌生和淡薄的,人们对私有财产的归属普遍缺乏安全感,现在《物权法》将给私有财产提供法律安全保障。 



4、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病榻杂记》中,季羡林郑重其事地请求辞去人们送给他的三个称号“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和“国宝”。
B.有些地方政府仍然将楼市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依靠,追求单纯的GDP数字,根本不顾老百姓的收入状况及经济承受能力等根本民生利益,这种得鱼忘筌的做法,必须得到有效遏制。
C.目前,政府部门开始了又一轮运动式的突击检查治理“地沟油”的行动。这种“围剿式”的集中治理,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却难走出“一管就见效,一松就泛滥”的怪圈。
D.小悦悦事件带给人巨大震撼,许多人在讨论,思考。也许我们从中看到的只是一鳞半爪,但借此“切片”完全可以观照自我乃至观察社会。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