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关于我国书信的习惯和格式,下面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封书信一般应有“称呼”“正文”“祝语”“署名”“日期”等部分。
B.给老师写信,“称呼”部分如果连名带姓都写上,就显得不够恭敬。
C.书信的“祝语”部分,如写“此致敬礼”,应将“此致”退后两个字的位置,“敬礼”则另起一行顶格书写。
D.书信的“署名”部分,写信人应该连名带姓都写上,否则就显得不够恭敬。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这是一道关于“得体”的题。“署名”要看写信人和收信人的关系。如果是一般关系,最好姓名都写上;如果为亲密关系或血缘关系,则写上姓倒有疏远之嫌。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袅娜(nuó)穿着(zhuó)訾詈(lì)揠苗助长(yàn)
B.脉脉(mài)猗郁(yī)繁芜(wú)夙兴夜寐(sù)
C.敛裾(jū)平仄(zè)廿四(niàn)游目骋怀(chěng)
D.屋椽(chuán)混沌(hún)溘死(kè)流觞曲水(shāng)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C项正确。A项揠读yà。B项脉读mò。D项混读hùn。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默写(每题1分,共7分)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形影相吊。
(2)臣欲奉诏奔驰,?;?,?;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3)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4)自疏濯淖污泥之中,??,以浮游尘埃之外,?,?。?
(5)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6)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
(7)?,?。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参考答案:
(1)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
(2)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臣之进退,
(3)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4)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 不获世之滋垢 ,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5)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6)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 各在天一涯?;
(7)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史记》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因为它不但开创了我国纪传体史书的先河,而且语言生动,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形象。
B.由于柳永善于吸取民间养料,使用俚俗语言入词,从而摆脱了五代词中那种传统腔调的束缚,使词的创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C.从默默无闻的群众演员到红遍中国的影视明星,在经历了太多的艰辛后,王宝强选择了用文字抒发自己的成长经历:创作“自传式”励志书《向前进》。
D.后天就是“圣陶杯”中学生作文大赛截稿日期的最后一天,请有意参赛的同学课后把稿件交给语文课代表,由课代表收齐统一交到语文老师处。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B.“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深受教育。
C.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D.他在填报高考第一志愿的时候,又想报北大,又想报南大,总是见异思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所考的几个成语都很常见,但若平时不留心其用法,也会出错。本题当选B项。“淋漓尽致”是一两用成语,可形容文章或谈话详尽透彻,也可指暴露得很彻底。“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而不能指人。“洗心革面”比喻彻底悔改,指人的改过自新,不合语境。“见异思迁”是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常用于贬义语境中,D项中考生选择志愿时难以决断,并无贬义意思。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