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请以“生活中的笑”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文体特征鲜明,描写生动,恰当运用记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参考2010年山东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一篇议论文。(70分)
台湾女作家刘继荣在博文上说,她上中学的女儿成绩一直中等,但是却被全班学生全票推选为“最欣赏的同学”,理由是乐观幽默、热心助人、守信用、好相处等。她开玩笑地对女儿说:“你快要成为英雄了。”女儿却认真地说:“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博文引发了广大网民的热议。
网民甲:坐在路边鼓掌,其实也挺好。
网民乙:人人都在路边鼓掌,谁在路上跑呢?
网民丙:路边鼓掌与路上奔跑,都应该肯定。
从上述网民的议论中,选取一种看法,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文体:议论文。④不得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套作。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根据题意,从上述三种观点中选取一种看法,因此,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取适合自己的观点来写。文章最终要答出人生的价值所在。要说明这样一个道理,人的聪明才智不等同于人的价值观,做人的成功首先是“成人”而不是成才,成人是关键,成才者不一定能成人,成人者有可能成才。具体地说,一个人如果因各种原因不能跑,也就是不能成为“英雄”,那就乐于在路边鼓掌;如果能跑,就勇于跑,跑出成绩之后照样可以鼓掌,给身后的竞跑者鼓掌,也给那些在路边鼓掌的人鼓掌。人的价值观远比他担当的社会角色更重要。总之,主题的提炼要明确,切忌论说半天不得要领。
点评:作文提供的材料,内容与考生的校园生活密切相关,而如何快乐健康地成长本身就是中学生的生命话题,因而他们是有感可发、有话可说的。在仍然强势的应试教育的现实环境里,不要唯学习成绩取人是青少年能够接受的观点,“乐观、幽默、善良、守信用、好相处”也是他们普遍认同的良好性格(这样的性格养成是我们的教育特别缺失的),因此审题对大部分考生来说不会有难度,作文得分的高低,就要看立意的深浅、构思的巧俗和选材的新旧等方面做得如何了。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天,颜回上街看见一个买布的人和一个卖布的人在吵架。买布的说:“明明三八二十三,你为什么收我二十四个钱?”卖布的说:“三八本来就是二十四,我收你二十四个钱没错。”颜回忍不住上前劝架,他对买布人说:“先生,三八是二十四,你算错了。”没想到那人指着颜回的鼻子说:“你是什么人?敢说我算错了?我就听孔夫子的,咱们找孔夫子评理去。”
颜回带着买布人来见孔子。在路上,买布人问:“如果是你错了怎么办?”“是我错了,我就把我头上这顶新帽子送给你。”颜回反问,“如果是你错了你怎么办?”买布人回答:“如果是我错了,我把脑袋割下来给你。”
听明情况,孔子对颜回严肃地说:“三八本来就是二十三嘛,颜回你输了,快把帽子给人家吧!”
颜回怎么也想不到自己视若神明的老师居然也糊涂到如此地步,但为了尊重老师,他还是把帽子摘下来,递给了买布人。
等买布人拿着颜回的帽子高高兴兴地走了以后,孔子笑着对一脸乌云的颜回说:“我说你输了,你只是输了一顶帽子;如果我说他输了,那可是一条人命啊!你没看到那买布人的认真样子吗?你以为是帽子重要还是人命重要?”
颜回恍然大悟,跪到了老师面前说:“老师这是重大道义而不计小是非,学生惭愧万分!”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聪明人自有聪明之见,非常人自有非常之举。圣人孔子在这个是非之争中装作糊涂,而正是他这种“糊涂”显示了圣人的明智。想想看,孔子在人们心中有这么高的威望,他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对别人发生影响,如果此时他一定要坚持“真理”,实话实说,那个只记住“三八”是“二十三”的没有文化但又很认真的买布人就要履行诺言丢了性命。孔子在告诉颜回,做人应当重大义讲大节,不应当在芝麻小事上与人较真。在这一点上,清代著名书画家郑板桥可谓悟得透彻,他竟以“难得糊涂”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四川小伙邓启明2011年硕士毕业后,担任华为海外技术部经理,虽然要常在海外工作,但待遇优厚。然而父亲去世的消息给他猛然一击,为了照顾好母亲,也为了把父亲做黄粑的技艺传承下去,他打定主意要回老家陪母亲卖黄粑。此举感动了很多人,但也引来了一些非议。有人支持他,认为“亲情是用钱买不到的”,“是金子在哪里都可干一番事业”。也有人反对,“应功成名就后接老妈去享福”,还有人认为要“尊重个人选择”。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金钱诚可贵,亲情价更高
四川硕士生邓启明能在父亲去世后放弃优裕的工作,回家陪伴母亲,引人非议。但我认为他的做法是对的,因为亲情是不能用钱买来的,亲情比金钱更重要。
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为了改变生活而在外打拼,把父母独留在家中,他们希望能功成名就,光宗耀祖。殊不知父母多么希望的陪伴,想让子多回家看看。就算有些深明大义的父母一心只想子女成功,而子女因为优厚的工作而错过照顾父母,不是会留下终身遗憾吗?需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啊!所以行孝需趁早。
更高的地位与亲情发生冲突时,我们应把亲情放在第一位,《陈情表》的作者李密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祖母九十又六,常在床褥,他放弃被提拔为朝中高官的机会,即便“州司临门,急于星火”,都无法使他离开自己那得病的奶奶,只想在家一心一意地照顾家人。因为他知道,金钱地位可以再来,而没有自己,祖母无以终余年,在李密的心中,金钱诚可贵,亲情价更高!
良好的待遇与亲情发生冲突时,我们应把亲情放在第一位,感动中国人物陈斌强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母亲不幸患上老年痴呆症,生活能力几乎丧失。为了方便照顾母亲,他放弃待遇较好的中学,主动申请回到离家较近的小学教书。他用绷带背着母亲上下班,在下课时可以抽空回到母亲身边逗她笑,喂她吃饭,在母亲寂寞时陪伴她,他毫不犹豫的承担起一个做儿子的责任,把母亲放在第一位,不想让母亲去缺失亲情的养老院。在陈斌强的心中,金钱诚可贵,亲情价更高!
高薪的工作与亲情发生冲突时,我们应亲情放在第一位,清华学子陈勇应是这样一个人。是四川省理科状元,曾经是清华优秀毕业生,在广州投身金融界,做起人人羡慕的高级白领。但天有不测风云,父亲不幸骨折,在家无从照顾。他果断放弃广州的高薪工作,选择回家照顾父亲,父亲的病久不见好转,他就找离家较近的一家物流公司做了一名普通保安,虽然工资不高,却能自食其力,最重要的是能常陪在父亲身边。在陈勇的心中,金钱诚可贵,亲情价更高!
让我们在人生的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选择,不要像季羡林老人一样遗憾终生!
本题解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构思时,重点分析材料中的三句话,“亲情是用钱买不到的”,体现了亲情的重要性;“是金子在哪里都可干一番事业”体现了真才实学的重要性;“应功成名就后接老妈去享福”体现了进取心和孝心;“尊重个人选择”体现了自我定位的重要性。也可以从材料中邓启明的选择角度分析,“但父亲去世的消息给他猛然一击”,这句话含意非常丰富。“猛然一击”的涵义应该是多重的。第一层,是对父亲去世而自己未能多尽孝心的憾恨;第二层,是对母亲孤苦伶仃而自己未能陪伴与渡的愧疚;第三层,是对父亲终生坚守、传承传统黄粑技艺(非物质文化)的感动与震撼;第四层,是由父亲的突然离去、父亲对黄粑技艺的寂寞坚守、黄粑技艺后继无人行将消亡、母儿天各一方的憾痛,而引发的对生命意义、人生价值的深沉反思与坚定抉择。由以上分析看,邓启明的选择其实包含着极深广的人生思悟。故可从孝心的角度、人生价值及意义的角度等立意。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中庸》:“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能吃未必爱吃,爱吃未必会吃。能吃的人,饕餮一生也未必知道自己在吃些什么;爱吃的人,可能止于追逐口齿的艳遇;而会吃的人,于寻常瓜菜中也能尽享无边风味。
《舌尖上的中国》:“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念旧、勤俭、坚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间,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
关于饮食,你有哪些故事、见闻、体验、感悟?请以“饮食的味道”为标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得抄袭或套作,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饮食的味道
馄饨是我最喜欢吃的食物,因为它的味道好极了。
周末的一天清晨,我和妈妈一起买了一些肉末和馄饨皮,准备包混沌。回到家后,妈妈就开始忙碌了起来。馄饨的做法很简单,首先,要在肉末里加上麻油,盐,五香粉,鸡精,盐,酱油,葱和鸡蛋等,再朝一个方向搅匀,用皮包好,把它们放在锅里煮熟。
为了使馄饨的味道更加鲜美,妈妈用已经炖好的鸡汤给我煮。水开了,这些馄饨争先恐后的“跳”进了锅里,不一会的功夫,它们的颜色发生了变化,一个个晶莹剔透的在锅里翻滚。
一碗热气腾腾的馄饨就上来了,它看上去很诱人,像一只只小元宝在碗里躺着。汤里漂浮着一些虾米和紫菜。远看,像一只只小鱼在碗里游来游去,上面冒着烟。近看,里面的肉馅清晰可见,甚至还可以看到绿色的葱花作陪衬呢!我看着这碗馄饨,闻着这阵阵扑鼻香味,馋涎欲滴,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夹了一个馄饨轻吹一下热气就往我嘴里送,我咬破皮,一个肉球就露了出来。我又咬了一口那个小肉球,一些汁水立刻从肉馅里“跑”了出来,我不禁赞叹道“真是太美味了!”而且,妈妈为了让我吃的有嚼劲,特意给我选了腿肉,吃上去感觉更香了。馄饨皮虽然薄,但是不容易烂,吃上去感觉很光滑。肉馅香而不腻,一个吃下去,唇齿之间已满是鲜美的香味,简直无法用语言来表述。它不仅好吃,而且凝聚妈妈的智慧和对我的爱。可以想象,真么复杂的做法,妈妈一定花了不少心思吧!我接着又吃了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很快,一大碗馄饨就这样被我“消灭”了。我尝着这美味的馄饨,心里美滋滋的,享受着这美食带给我的快乐。我一边吃着这美食,一边心里暗暗佩服:妈妈做的馄饨真是太好吃了,简直称得上是我有史以来尝过的最美味的食物了。
这馄饨的味儿真是让我难以忘怀,你也可以按照我介绍的方法去做一做哦!
本题解析:这是一篇半命题材料作文。从材料中可获取如下信息:要会吃;饮食与情怀融为一体。故构思时,要多在“味道”上下功夫,“味道”既指饮食的味道,也指浓浓的亲情味道、乡情味道等情怀。既可写成记叙文也可写为议论文等文体,若写记叙文,可根据对故乡饮食的记忆,来叙述与之相关的家乡及亲人之间的故事,来表达自己对家乡对亲人的感恩及怀念。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