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7-31 21:02:2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仿照画线句子,在横线上再写两个恰当的语句(不要求字数完全相同)。(6分)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那些感人的诗篇,是作者生命的倾诉,是作者情感的跃动。这样的倾诉,这样的跃动,王维将之投射于清新静谧的空山森林中徐志摩将之融化在柔美潋滟的康河水波里                  ,                


参考答案:陶渊明将之寄托在恬静幽美的远村深巷中,杜甫将之体现在汹涌磅礴的滚滚江水中,李清照将之沉浸于凄切冷清的梧桐细雨上。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请将下面这个长句改为四个短句。(4分)
藏身市井半个多世纪的由著名无线电专家冯简一在1938年亲手创建的被誉为炸不死的“重庆之蛙”的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于2 010年成为我市挂牌保护的抗战遗址。
答:                                                                          


参考答案:答案示例:著名无线电专家冯简一于1938年亲手创建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这座电台被誉为炸不死的“重庆之蛙”。“重庆之蛙西藏身世井半个多世纪。“重庆之蛙”于2010年成为我市挂牌保护的抗战遗址。(四个短句为独立的句子,注意时间顺序)


本题解析:长句变短句,先找出长句的主干,作为短句中的一个。然后将剩下的修饰成分改写成数个单句。最后将几个单句按照逻辑顺序排列即可。如,本题中的主干就是“广播电台成为遗址”,然后按照所给方法做就行。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四川)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濒临水滨妃嫔彬彬有礼落英缤纷
B.琤琤诤友称臣鼎铛玉石瞠乎其后
C.斗士句读逗留豆蔻年华狗窦大开
D.悱恻俳优诽谤妄自菲薄成绩斐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嫔pín,其他的读bīn;B.铮zhēng,其他的读chēng.C读dòu; D俳pái,其他的读fěi)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今天我们所缺的不是对皇权的生疏,而是对民主的无知,对权利与义务的陌生。
B.据悉,今年我省有53万考生参加高考,比去年增加了4万多人,考试人数是历史上最多的一年。
C.每年6月高考结束后,《长沙晚报》就会为广大考生服务,请来各大高校招生办主任为考生讲解一些填报志愿的注意事项,让大家能“心明眼亮”的挑选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
D.几乎每个网络使用者都体验过美国专家所说的网络“黑洞”,网页毫无原因地无法打开,电子邮件莫名其妙地丢失,原因都可能是由于网络“黑洞”所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所缺的”意思是“需要的”代入后可以发现前后的肯否不当。B/“考试人数”是“一年”主语与宾语不能搭配D/“原因都可能是由于网络黑洞所致”句式杂糅)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③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②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④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
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
C.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①连词,表顺承关系,“来”;②连词,表转折关系,“却”;③④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名句名篇默写..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