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名句名篇默写》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七)
2017-07-31 21:08:4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诸葛亮出兵北伐,司马懿拒不出战。诸葛亮只好送女人衣服给司马懿,试图激怒司马懿。司马懿不仅没有上当,还借机套问出了诸葛亮身体状况不佳。(《三国演义》)
B.觉新深深地爱着钱家的梅表妹,但他屈从于父命,和自己不认识的少女瑞珏结婚。他的前途因此而被断送,他美丽的幻想也因此而破灭。不久,梅出嫁了,觉新也深深的沉溺于端庄美丽的妻子瑞珏的温存与抚爱之中。(《家》)
C.林黛玉初入贾府,见到了贾母、邢夫人、王夫人、李纨、王熙凤、迎春、探春和惜春等众多重要女眷,去拜见两位舅父,却没有见着——大舅父到庙里斋戒去了,二舅父推说身体不舒服。(《红楼梦》)
D.堂吉诃德在路上遇见一辆运载狮子的车辆,他想与狮子较量一番,便用长枪逼管狮人打开笼门,但这匹体格雄壮的狮子对他的冒犯满不在乎,不但没有冲出狮笼,反而掉转身子,慢吞吞、懒洋洋地又躺下了。(《堂吉诃德》)



2、其他题  补出下面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_______________,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湘夫人》)
(3)出师一表真名世,_______________。(杜甫《书愤》)
(4)长桥卧波,______________?复道行空,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5)_______________,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__?(李煜《虞美人》)
(6)不止一次地出现在大观园中的一个平凡劳苦的农家老妇,常被大家取笑戏弄的人是:_______。
(7)唐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边塞诗派,代表作家有高适、________、李颀等,因有边塞生活经历,故诗作多写边塞奇异风光和将士征戍生活,风格豪放,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3、阅读题  简答题(10分)
【小题1】潇湘馆的环境与林黛玉的性格有着怎样的关联?(4分)
【小题2】《红楼梦》第41回,妙玉和宝、钗、黛三人在栊翠庵吃“梯己茶”时,妙玉有哪些言语举动? 她著名的“品茶之道”是什么内容(用小说原话回答)? 这些反映了她什么样的品行?(6分)



4、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所以游目骋怀,____________,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2)______________,迷花倚石忽已瞑。(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______________,人事音书漫寂寥。(杜甫《阁夜》)
(4)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________________,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5)__________________,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
(6)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定风波》)



5、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窄缺部分。
(1)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定风波》)
?闻道有先后,_____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2)子曰:“见贤思齐焉,__________________。”(《论语·里仁》)
__________________?,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3)投我以木桃,__________________。(《诗经·木瓜》)
__________________,不亦君子乎??(《论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文言文阅读..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