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二)
2017-07-31 21:18:4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
A.按捺(nà)玫瑰(guì)沆(hàng)瀣一气
B.浣(huàn)洗攻讦(jié)不稂不莠(yǒu)
C.硌(gè)牙倥(kǒng)偬自怨自艾(yì)
D.木讷(nè)桑梓(zǐ)奴颜婢(bì)膝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组“玫瑰”中“瑰”应读guī。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xuàn)丽
B.(shè)免
C.游(shuì)
D.(qiú)渡?
(yú)
(shì)好
(mèn)
(pǐ)
(qiàn)影
(qūn)巡
(yí)
(xià)
(chóu)未干
弱不(jīn)风
不见经(chuán)
(pǐ)极泰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台湾“五都选举”选后,部分绿营人士称虽然蓝营赢了席次,但是绿营赢下了基本盘,对于这个说法,深绿学者金恒炜不以为然。
B.广交会为企业提供了内外贸对接的契机,但这种对接不可能一挥而就,绝大多数出口企业由于不熟悉国内市场,即使有意内销也无从着手。
C.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在莫斯科的言论已经被俄罗斯和欧洲媒体爆炒到一字不漏,其言论的前后矛盾不仅令本国媒体惊诧,还被国民贻笑大方。
D.你尽管安心养病,家里有什么困难,我一定鼎力相助。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项,一挥而就,一动笔就成了。指写字.写文章.绘画很敏捷地完成。应为“一蹴而就”。蹴:踏;就:成功。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C项,贻笑大方?贻笑:让人笑话;大方:原指懂得大道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有专长的人。指让内行人笑话。应为“传为笑谈”之类的词语D项,鼎力相助:敬辞,表示有托于人或表示感谢时用。应为“倾囊相助”。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为上联“心平浪静,秋月芙蓉湘水碧”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  )(3分)      
A.志远天高,春风杨柳麓山青
B.情深海阔,夏日荷花潇江红
C.气壮山威,鲲鹏展翼楚云飞
D.身正才卓,冬雪松竹衡岳高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可能有同学选了B,其实根据对联的最基本的平仄要求仄起平收就可以排除B,不选B还因为内容上“芙蓉”与“荷花”重复;同时“芙蓉”与“荷花”在结构上不同,一为联绵,一为偏正;而且在传统上也是“秋月”对“春风”,更合意境。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比较下列各组句子,上下文连贯的一项是 (? )
①“菜篮子”反映市场。反映供求。过去早起排队,有时还空篮而归;现在即使下班后上街,也能买到菜。
②“菜篮子”反映改革,反映物价。过去早起排队,有时还空篮而归;现在即使下班后上街,也能买到菜。
③在服装工厂里,男女工人使用同样的机器,缝制同样的衣服,干同样多的活,可是当一天劳动结束的时候,女工们从老板那儿领到10元工资,但男工们得到的却是18元。
④在服装工厂里,男女工人使用同样的机器,缝制同样的衣服,干同样的活,可是一天劳动结束的时候,男工们从老板那儿领到18元工资,而女工所得到的却是只有10元。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做这种题,要先比较每组中两个句子的异同,注意辨析相异之处。此题第一组中前句不同,后句相同。前句分析概括,后句叙述事实。两句意思一致,故排除②。第二组两个句子对男子分工领酬叙述顺序不一样,根据前后响应的原则,应选④,因为前边有“男女工人”。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