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名句名篇默写》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二)
2017-07-31 21:20:1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 ]
A.“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此人是迎春。
B.“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此人是黛玉。
C.“再一强,或者索性撞一个死,就好了。现在呢,你和你的第二个男人过活不到两年,倒落了一件大罪名。你想,你将来到阴司去,那两个死鬼的男人还要争,你给了谁好呢?阎罗大王只好把你锯开来,分给他们。我想,这真是……”说话者是四婶。
D.“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此人是宝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雍也》)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3)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参考答案:(1)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3)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填空题  《我的四季》作者以“生命如四季”领起全文,层次分明,寓意深刻。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词语,以显示文章的脉络。
? 春,?_____________??________?;夏,青年时期,浇灌人生;秋,?______??_______________?;冬,晚年时期,品味人生。


参考答案:少年时期 耕种人生 中年时期 收获人生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小题1:三人行,___________。择其善者而从之,____________。(《论语·述而》)
小题2: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煜《虞美人》)
小题3: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小题4:长桥卧波,___? _____?___________,不霁何虹?(杜牧《阿房宫赋》)


参考答案:
小题1:必有我师焉?其不善者而改之
小题2: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小题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小题4:未云何龙?复道行空


本题解析:此类题型需要考生熟记教材中该背诵的篇目,其次考查能否正确书写汉字。(1)注意“焉”(2)注意“堪”(3)注意“摧”“ 事”(4)注意“未”的写法。


本题难度:一般



5、其他题  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锲而舍之,朽木不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_________________。
(4)《过秦论》中贾谊认为秦国灭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2)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4)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