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用》考点预测(2017年押题版)(六)
2017-07-31 21:33:1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2004年以来,我省生产总值连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目前,合肥经济圈、合芜蚌试验区、皖江城市带的规划建设就是内外力结合的重要举措
②也要借助充足的优秀人才、一流的技术水平、先进的管理经验等“外力”因素
③经济已处于加速崛起的重要阶段
④要解决这一问题
⑤然而我省经济发展中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
⑥既要依靠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区位优势、较好的产业基础等“内力”因素
A.③①④⑥②⑤
B.⑤①③④⑥②
C.③⑤④⑥②①
D.⑤④①⑥②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中加粗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孝(tì)
(diào)
(yì)
食(dān)
B、夫子之(shěn)
人不倦(huǐ)
能近取(bì)
尔(wǎn)
C、曲(gōng)
有马十(shèng)
乎成名(wū)
执其手(yǒu)
D、然(wǔ)
水(qí)
杀鸡为黍而之(shí)
然(kuì)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这 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赤壁》正在如火如荼地上演,戏中的俊男美女自然是争夺眼球的法宝,但真正让人津津乐道的恐怕是那涵盖在内的国人挥之不去的“赤壁情结”。?
①星移斗转,岁月飞逝
②在烽火硝烟的三国年代,赤壁是奠定魏蜀吴鼎立之势的“武赤壁 ”
③神州文武两赤壁,至今仍令人神往流连
④君不知赤壁也还分“文武”一说
⑤在云淡风清的北宋,赤壁则是旷世文豪苏轼笔下“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文赤壁”
A.④①③②⑤
B.①③④②⑤
C.④②⑤①③
D.④①②⑤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属于语句的排序。解答时根据给出的语句注意各语句所提示的时间顺序和句子间的总分关系。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zhēng)月崔(wéi)笑(yè)少不(gēng)事
B.(pì)好星宿(xiù)(shà)那物(fù)民丰
C.(xìng)奋佳(yáo)临(lì)人才(jǐ)济
D.(sháo)光沉(jìn)孝(dì)轻拢慢(nián)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项癖(pǐ)好?刹(chà)那? C项兴(xīng)奋? D项 孝悌(tì)?轻拢慢捻(niǎn)


本题难度:简单



5、语言运用题  根据材料例子,变换下列说法,要求语言简明,得体。(5分)
说话有好听和难听之别。同样一句话,客气与不客气差了十万八千里。比如有句话:“他妒忌我”,换一种说法则是:“我可能有叫他不顺眼之处”。又如有句话:“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换一种说法则是:“                 ”。再如一句话:“我嫉恶如仇,不吐不快”,换一种说法则是:“                                   。”


参考答案:对不起,我没有听懂(2分)。 我心胸不够宽广,凡事牢骚特多(3分)。


本题解析:连贯即句与句的组合衔接恰当,要兼顾话题,注意语境、句式的协调一致。简明即以尽可能少的语言符号,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并取得最佳效果。要表达清晰,力求避免晦涩,避免歧义,避免罗嗦。得体即根据语境恰当地使用语言。注意字数要求。本题有一定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口语性较强,要认真理解前一句话的意思,然后再简明、得体地表述后一句。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文言文阅读..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