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7-31 21:35:3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语句中的“在”属于介词的是(?)
①我在家?②他在黑板上写字?③把东西放在桌子上?
④他在看书?⑤在家要孝顺父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③⑤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①是动词。②是介词。③是介词。④副词。⑤是介词。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美国“9·11”事件给全球股市带来巨大_________。?
②_________地说,与其动员各界为“希望工程”捐款,不如先把那些“腐败轿车”捐上。
③2003年9月6日在台湾当局支持下,“台独”分裂势力策划在台北举行了所谓“台湾正名”的游行。少数“台独”分子蛊惑人心,_________将台湾从祖国分裂出去,决没有好下场。
A.振荡坦率企图
B.震荡坦率妄图?
C.振荡直率妄图
D.震荡直率企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震荡"指动荡,对外界产生影响;“振荡"即“振动"通过一个中心位置,左右摇摆,是自身运动,一般不对外界产生影响。“股市"用“震荡"恰当。“直率"多用来形容人的性格;“坦率"多用于形容人的言语、态度。“妄图”指狂妄地谋划,有不可实现的意思;“企图”意为图谋、打算。)?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领导干部决不能高高在上,应该经常下到基层去,?群众的意见。
②在家庭浓厚的美术氛围的?下,小林也深深地爱上了绘画。
③尽管有的地方的“政绩工程”看起来规模宏大,但是由于脱离了实际,弄得劳民伤财,?没有使群众受益, ?加重了群众的负担。
A.倾听熏染不但/而且
B.聆听熏染不仅/反而
C.聆听熏陶不但/而且
D.倾听熏陶不仅/反而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倾听”多指上对下;“聆听”多指下对上。“熏染”多指坏的;“熏陶”指好的。“不但、而且”表示前后的顺进;“不仅、反而”表示前后的反进。)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近义词选用恰当的一项是(?)
(1)女人的?往往很灵,她们的?也比男子要灵敏得多。
(2)他?了当地说:“你就?说吧,怎么办?”
① 直觉?② 知觉?③ 直截?④直接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④②③
D.②④①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知觉、直觉:前者指反映客观事物的整体形象和表面联系的心理过程,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但比感觉复杂、完整;后者指未经充分逻辑推理的直观,直觉是以已经获得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为依据的,并非一种天赋的认识能力。
直接、直截:前者指不经过中间事物的,跟“间接”相对;后者指(言语、行动等)简单、爽快、直截了当,也作直捷。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网络谣言滋生于阴暗的环境,是经不起真相的照射的。因此,及时公布真相,让一夜成名的造谣者身败名裂正急不可待。当然,某些时候,真相公布后,谣言还在继续以讹传讹,真相成了“孤家寡人”,甚至真相与谣言相杂,混淆视听。因此战胜网络谣言,还要在力度上下功夫。
A.滋生?  ? B.急不可待?   C.以讹传讹?   D混淆视听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来分辨,做出判断。B感情色彩和使用范围不当。形容时间急迫应用“迫在眉睫”或“刻不容缓”。 A.繁殖、生长出来。C. 指把本来就不正确的话又错误地传出去,越传越错。D. 用假象或谎言让旁人分辨不清是非。所以选B。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常见题型》..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