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九 日
杜 甫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叶①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注】①竹叶:竹叶青酒。
【小题1】颈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运用了什么手法?(3分)
【小题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歌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他乡日落时分,黑猿声声悲啼,霜天秋晚,白雁南来的凄凉景象。渲染的手法,以西沉的落日、凄清的猿啼、故乡南飞的白雁绘声绘色地渲染凄清之境。(亦可答:对比的手法,异乡之景与旧国之物的对比,黑猿与白雁的色彩对比。)(3分)
【小题2】思亲怀乡、衰老催人(年老多病)的感伤、遭逢战乱伤时忧国的情怀。(3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此题考查景物形象和艺术手法。回答景物形象的题目时,应先分析写了哪些景,在概括归纳画面的特点。诗歌的颈联写到了夕阳西下、玄猿啼哭、霜雾下降、大雁归来的景致,画面特点是凄凉、寒冷。此句为写景句,常见的手法有借景抒情、渲染、动静结合、视听结合、远近结合、对比等,分析此处,可见最突出的特点应是对比、视听结合、借景抒情和渲染。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分析诗歌情感要结合全诗,逐联分析,才不会遗漏要点。首联,表现了诗人抱病登高的浓烈生活情趣。颔联,诗笔顿转,诗人无分饮酒,于是命令菊花从此不必开,表现了诗人困苦生活,身体多病的艰辛。颈联,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孤寂,思乡怀人。尾联,直抒胸臆,遥怜弟妹,表达自身遭逢战乱的忧伤,寄托了自身的飘零寥落之感。综合起来就是思亲怀乡、衰老催人(年老多病)的感伤、遭逢战乱伤时忧国的情怀。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本题难度:困难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8分)
咏白海棠?薛宝钗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咏白海棠?林黛玉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据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12月第2版《红楼梦》第三十七回)
咏物诗讲究形神兼备。以上两诗,颔联都着眼于白海棠之“白”,但绘形写神各有不同。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一联,前句以洗尽胭脂,极言其自然本色之美,后句以晶莹剔透的冰雪,喻其冰清玉洁之魂。倒装句式的运用,显得新颖别致;“洗”“招”二字,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传达出白海棠的情韵神态;而“秋阶”“露砌”的映衬,更是意味深长。诗人含蓄地表现了白海棠朴素淡雅、清洁自励的品性。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一联,?
参考答案:前句以梨花之白,形容白海棠的“白”,较之“洗出”句,更侧重于表现“白”的鲜艳洁净,后句再以梅花之魂赋予了白海棠孤高傲世的精神(任对一句即可);“偷来”“借得”,巧用了拟人手法;而“偷来”一词,贬词褒用,想象新颖,灵巧别致。(答对一点3分,答对两点6分,答对三点8分)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
村晚
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小题1】本诗中作者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景?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6分)
【小题2】这首诗在写景时用了哪些技巧?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
【小题1】①本诗中作者描绘了一幅幽静美丽、富有生活情趣的乡村晚景图。②水草长满了池塘边缘,池水漫上了塘岸,太阳正要落山,山像是衔着落日似的倒映在冰凉的波光荡漾的水面上。牧童赶着牛回家,横坐在牛背上,手拿短笛随便吹奏着不成调的曲子。③表达了作者热爱山村自然风光,对闲适自在、无忧无虑生活状态的喜爱之情。(6分)
【小题2】①炼字。两个“满”字生动地写出了茂盛而美丽的春草,柔美的春山倒映在澄澈春水中,浑然一体,别有趣味;“浸”字生动地描绘出了落日和山倒映在水中的形象
②动静结合。作者先写静景后写动景,由近及远,景物层次分明,构成一幅幽静美丽的田园风光图。
③拟人。“山衔落日”,用拟人手法写出日落景象,化静为动,形象生动。
④借景抒情。借恬静优美的景色充分表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向往,情与景高度统一。
本题解析:
【小题1】解答此题,可先抓住主要景物,例如,池塘、陂、落日、牧童归去等,展开联想想象,描绘画面,语言力求优美。然后再概括景物营造氛围特点,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等。景物营造的氛围,可抓住描写景物的关键词,如满、浸、落日、短笛等,营造出了幽静美丽、富有生活情趣的氛围。由这种氛围,自然能烘托出诗人悠闲闲适、无忧无虑、热爱乡村风光的情感。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解答此题,可结合着具体诗句及关键词来分析,“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可抓住“满”“浸”从炼字的角度分析;“牧童归去”“短笛”与“草”“池塘”“落日”,采用的是动静结合的手法;“山衔落日”,一个衔字,将山人格化,故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从诗人对乡村的喜爱之情来看,采用的是借景生情的手法。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本题难度:困难
4、阅读题 阅读刘过的《沁园春》,完成下列两题。?
斗酒彘肩,风雨渡江,岂不快哉!被香山居士,约林和靖,与东坡老,驾勒吾回。坡谓:“西湖正如西子,浓抹淡妆临照台”。二公者甲,只管传杯。
? 白言:“天竺去来!图画里峥嵘楼阁开。爱纵横二涧,东西水绕;两峰南北,高下云堆”。逋曰:“不然,暗香浮动,不若孤山先访梅。须晴去,乙,且此徘徊。
1.甲乙两处所缺文句依次是(?)
? A.皆掉头不顾;访稼轩晚?
? B.皆掉头不顾;访稼轩未晚
? C.皆掉头;访稼轩未晚?
? D.皆掉头;访稼轩晚
2.词中“斗酒彘肩“的典故指的是(?)
? A.李白“斗酒诗百篇”的故事?
? B.“廉颇一饭斗米,肉十斤”的故事
? C.樊哙闯鸿门宴,项羽赐之“斗酒彘肩”的故事
? D.樊哙闯鸿门宴,食“斗酒彘肩”的故事
参考答案:1.B?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7分)
送李端
卢纶(唐)
故关衰草遍,离别正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①何处期。
注①风尘:指社会动乱。
小题1:试赏析颔联“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之境。(3分)
?
小题2:“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是全诗情绪凝聚的警句。联系全诗分析诗人之“悲”。(4分)
?
参考答案:
小题1:第二联写送别的情景,紧扣“悲”字。写友人沿着这条路渐渐远去,阴云密布,这路好像伸出寒云之外一般。诗人驻足目送,归来时已是暮雪霏霏。(1分)渲染出无限阴冷凄凉的环境气氛。(1分)烘托主客别离时依依惜别时的悲凉之情。(1分)
小题2:①故园衰败之悲:诗人借衰草、寒云、暮雪写出了对故园衰败的感伤;②送别友人之悲:与友人离别,直言“正堪悲”,别后“掩泪空相向”,更写出彼此的思念;③自伤身世之悲:“少孤为客早”挟持了作者少年失亲,背井离乡的孤独与哀伤;④社会动乱之悲:“风尘何处期”写出了因社会动荡,与有人相见无期的痛苦。
本题解析:
小题1: 答题时要先解释颔联的意思,然后再用合适的题概括话面特点,最后归纳思想感情。类似题答题步骤就是以上三步。注意渲染、烘托这些关键术语的使用。
小题2:本题考查对诗歌思想内容的评价。抓住诗中“故关衰草遍”“离别正堪悲”“少孤为客早”这些诗句与注释中对“风尘:指社会动乱”的解释揣摩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