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在线测试(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7-31 21:43:1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回溯(sù) 慰藉(jī)面面相觑(qù)
B.砥(dǐ)励不啻 (chì)自给(jǐ)自足
C.摄(niè)取瞩(zhǔ)目长篇累牍(dú)
D.著(zhuó)粉桀骜(ào)信疑参(cēn)半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藉jièC摄shèD参cān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新闻,请简要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不少于60字)(6分 )
中央电视台2012年10月14日“新闻直播间”节目播出“中国式过马路:十字路口1小时600人闯红灯”。在“文明天下行”的媒体行动推出之后,记者专门进行了一小时文明观察。在河北石家庄地处商业圈的中山路与建设大街十字路口,每天穿行这里的行人数以万计。记者在这里架设摄像机进行了一个小时的拍摄,发现闯红灯、在行驶的车流中冒险穿行的路人不在少数,路口的红绿灯基本上是形同虚设的。


参考答案:“中国式过马路”这种交通违规行为,已成为我国城市交通管理的一种“痼疾”,这一现象折射出的,不仅是管理手段的乏力和无奈,还有国人规则意识的淡薄和盲目从众的心理。?
“中国式过马路”现象不能全归咎于行人的素质,有些交通灯的红绿信号间隔不够合理、红灯时间超过行人忍耐限度也是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更深层的原因还是行人与机动车的马路权益问题。


本题解析:可以选取一个角度进行评析,深度剖析造成中国式过马路的深层次原因。可以选取的角度如,管理层的角度、国人的角度、交通设备的角度等等。语言要简明连贯。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修改下面的一个病句
这个在2004年被评为全省先进单位的曙光电线厂的前身,是三个街道生产小组合并起来的。


参考答案:改为:“这个……厂的前身是三个街道生产小组”,或“这个……厂是由三个街道生产小组合并起来的。”


本题解析:句式杂糅。原句想表达两个意思:这个厂的来历,这个厂的前身。结果两个意思糅合成一个意思,反而弄巧成拙。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桃花源”也已经是理想社会和优美风景的代名词。
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以文字的手法描绘出一个理想社会的蓝图
②“桃花源中人”“不知秦汉,无论魏晋”,已成后人常用的词语
③西方的政治名著《乌托邦》《太阳城》与其相类
④从中可以看出老庄哲学与空想社会主义的影子
A.②①④③
B.①③④②
C.①④③②
D.②④①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做语句连贯题首先要整体理解句段的中心,例如本段谈的是“‘桃花源’也已经是理想社会和优美风景的代名词”。比较④个句子,很显然只有第①最适合做起始句,因为这一句与最后的结论句相呼应。据此可以排除AD两项,然后比较中BC的④⑤句,就会发现第④句与第③句紧密相承,④句中的“从中”指的就是③句中的“西方的政治名著《乌托邦》《太阳城》”。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今年6月9日是我国第二个“文化遗产日”,学校开展了保护文化遗产的宣传活动。如果你是该校的志愿者,发现游客在景区文物上刻字留言,你将如何劝阻?
  请针对以下不同对象,各写一句话。要求:语言得体,有说服力,每句不超过30字。
(1)对同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年长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希望您能将自己的书法风采变成艺术展览而不是在文物上来展示。
(2)我们愿意聆听您对人生的感悟,以及对文物保护的教诲。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