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六)
2017-07-31 21:43:3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其志洁,?。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蝉蜕於浊秽,?,不获世之滋垢,?。推此志也,??
(司马迁《屈原列传》)
(2)?,奔流到海不复回。?
?,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将进酒》)
忽魂悸以魄动,?。惟觉时之枕席,?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星垂平野阔,?。(杜甫《旅夜书怀》)


参考答案:
(1)齐楚之精英?剽掠其人?倚叠如山?金块珠砾?弃掷逦迤
(2)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恍惊起而长嗟?失向来之烟霞?石破天惊逗秋雨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下面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蓝色“海宝”,请从构形角度说明它的寓意。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l3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海宝”的颜色是海蓝色,象征着生命和活力;“海宝”的构形是汉字“人”字的变形,“人”字互相支撑的构形揭示了美好生活要靠你我共创的理念。只有全世界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这样的城市才会让生活更加美好。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音、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jiān)车帷裳
(jiān)于海
荒芜人烟
两全奇美
(xùn)美
B.自牧(guì)荑
便(piàn)言多令才
面黄肌瘦
披沙拣金
踯躅(zhí zhú)
C.脉(mò)不得语
羽扇(guān)巾
急流勇退
胁从不问
踟蹰(chí chú)
D.舞(xiè)歌台
征帆去(zhào)
坐阵指挥
感情贯注
(lài)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要集中力量打好“三大战役”——扫除“黄、赌、毒”、打击假冒伪劣、制止公款吃喝、把精神文明建设搞上去,为经济建设增加动力。
B.一则标题写着“演戏要演好人”,你能从中看出它的准确含义是什么吗?是说演员要注意挑选自己扮演的角色,只演正面人物不演反面人物,还是说演戏要把人物形象塑造好?
C.恩格斯说过:“言简意赅的句子,一经了解,就能牢牢记住,变成口号;而这是冗长的论述绝对做不到的。”毛泽东同志也强调过,讲话、写文章“都应当简明扼要。”
D.麦收以后,这块地是种玉米呢,还是种红薯呢?到底种什么?与会者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公款吃喝”后用破折号;C“都应当简明扼要”后的句号应放到引号的后边;D“到底种什么”后应用逗号。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评论者在解析艺术技巧时,一定要把从作品的整体构造入手和从作品的构成要素入手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取得坚实、明白的效果。
①容易写得空洞、枯涩、难琢磨;?②又容易支离破碎、只顾一点,不及其余。
③最好是从大处着眼,?④有宏观的综述,?⑤如果只是从细微处去解析,?⑥从细微处人手,?⑦如果只是从整体着眼,?⑧也有具体的分析。
A.③④⑥⑧⑦①⑤②
B.⑦①⑤②③⑥④⑧
C.③⑥④⑧⑤①⑦②
D.⑤①⑦②③④⑥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解答中应从前后照应这一角度入手。横线处前面的句子为语段的中心句,横线处的语句则围绕论点集中的论述,从前后的照应来看,应先说整体,再说细微;在具体论述中,先从反面角度说不当做法,后从正面角度说正确做法。由此可以得出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