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文言文阅读》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五)
2017-07-31 21:43:5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归田赋 张衡 游都邑以永久,无明略以佐时。徒临川以羡鱼,俟河清乎未期①。感蔡子之慷慨,从唐生以决疑②。谅天道之微昧,追渔父以同嬉。超埃尘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 于是仲春令月,时和气清;原隰郁茂,百草滋荣。王雎鼓翼,鸽鹧哀鸣;交颈颉颃,关关嘤嘤③。于焉逍遥,聊以娱情。 尔乃龙吟方泽,虎啸山丘。仰飞纤缴,俯钓长流。触矢而毙,贪饵吞钩。落云间之逸禽,悬渊沉之鯋鰡④。 于时曜灵俄景⑤,系以望舒。极般游之至乐,虽日夕而忘劬。感老氏之遗诫,将廻驾乎蓬庐。弹五弦之妙指,咏周孔之图书。挥翰墨以奋藻,陈三皇之轨模。苟纵心于物外,安知荣辱之所如! 【注】①徒临川以羡鱼:《淮南子·说林训》日:“临川流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用此典表明自己空有佐时的愿望。黄河水清,古人认为这是政治清明的标志。②蔡子,战国时燕人蔡泽;唐生,即唐举,战国时梁人。蔡泽游学诸侯,未发迹时,曾请唐举看相,后入秦,代范雎为秦相。③王雎(jū):鸟名。即雎鸠。鸽鹧(cānggēng):鸟名。即黄鹂。颉颃(xiéháng),鸟上下飞翔的样子。④鯋鰡(shāliú):“缈”古同“鲨”,“鰡”,古代一种吹沙小鱼。⑤曜(yào)灵:日,古时日、月、星均称“曜”。俄:斜。景:同“影”。 1.下列语句中加点粗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明略以佐时——佐:匡扶。 B.俟河清乎未期——俟:依靠。 C.尔乃龙吟方泽——方:大的。 D.虽日夕而忘劬——劬:劳苦。 2.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游都邑以永久②于焉逍遥,聊以娱情 B.①谅天道之微昧②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C.①触矢而毙②虽日夕而忘劬 D.①于焉逍遥②苟纵心于物外 3.下面六句话中,全部能表现“归田之乐”的一组是(? ) ①超埃尘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 ②原隰郁茂,百草滋荣 ③仰飞纤缴,俯钓长流 ④极般游之至乐,虽日夕而忘劬 ⑤弹五弦之妙指,咏周孔之图书 ⑥苟纵心于物外,安知荣辱之所如 A.②③⑤ B.①②⑤ C.③④⑥ D.①④⑥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多用典故是此赋的一大特色,这些典故虽然词句短、内涵大,但却给人以晦涩之感。 B.“交颈颉颃”、“关关嘤嘤”,形象地描绘了田园山林那种和谐欢快、神和气清的景色。 C.“触矢而毙,贪饵吞钩”,既反映了作者野外捕获猎物的悠闲之情,又颇含自戒之意。 D.这篇小赋虽然篇章短小精悍,却准确地表现了张衡在仕途遇到挫折后归隐田园之志。 5.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仲春令月,时和气清;原隰郁茂,百草滋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苟纵心于物外,安知荣辱之所如!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伊娄谦,字彦恭,本鲜卑人也。其先代为酋长,随魏南迁。谦性忠直,善辞令。仕魏为直阁将军。武帝将伐齐,引入内殿,从容谓曰:“朕将有事戎马,何者为先?”谦对曰:“愚臣诚不足以知大事,但伪齐僭擅,跋扈不恭,沈溺倡优,耽昏曲蘖。其折冲之将斛律明月已毙,谗人之口,上下离心,道路仄目。若命六师,臣之愿也。”帝大笑,因使谦与小司寇拓拔伟聘齐观衅。帝寻发兵。齐主知之,令其仆射阳休之责谦曰:“贵朝盛夏征兵,马首何向?”谦答曰:“仆凭式之始,未闻兴师。设复西增白帝之城,东益巴丘之戍,人情恒理,岂足怪哉!”谦参军高遵以情输于齐,遂拘留谦不遣。帝克并州,召谦劳之曰:“朕之举兵,本俟卿还;不图高遵中为叛逆,乖朕宿心,遵之罪也。”乃执遵付谦,任令报复。谦顿首请赦之。帝曰:“卿可聚众唾面,令知愧也。”谦跪曰:“以遵之罪,又非唾面之责。”帝善其言而止。谦竟待遵如初。其宽厚仁恕,皆此类也。既平王谦,谦耻与逆人同名,因尔称字。数年,出为泽州刺史,清约自处,甚得人和。以疾去职,吏人攀恋,行数百里不绝。数岁,卒于家,时年七十。 史臣曰:伊娄谦志量弘远,不念旧恶,请赦高遵之罪,有国士之风焉。 (选自《二十四史·隋书》,有删改) 邺伊娄谦聘于齐,其参军高遵以情输于齐,齐人拘之于晋阳。周主既克晋阳,召谦,劳之.执遵付谦,任其报复。谦顿首,请赦之,周主曰:“卿可聚众唾面,使其知愧。”谦曰:“以遵之罪,又非唾面可责。”帝善其言而止。谦待遵如初。 臣光曰:赏有功,诛有罪,此人君之任也。高遵奉使异国,漏泄大谋,斯叛臣也;周高祖不自行戮,乃以赐谦,使之复怨,失政刑矣!孔子谓以德报怨者何以报德。为谦者,宜辞而不受,归诸有司,以正典刑。乃请而赦之以成其私名,美则美矣,亦非公义也。 (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引入内殿,从容谓曰从容:随口 B.上下离心,道路仄目仄目:斜着眼睛看 C.乖朕宿心,遵之罪也乖:顺从 D.朕之举兵,本俟卿还俟:等待
|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因使谦与小司寇拓拔伟聘齐观衅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B.谦参军高遵以情输于齐不赂者以赂者丧 C.乃执遵付谦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D.齐人拘之于晋阳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伊娄谦认为北齐君主越礼妄为,骄横跋扈,沉湎酒色。该国武将斛律明月已死,流言满天,上下异心,所以他很赞同北周武帝出兵攻打北齐。
B.是高遵的出卖致使伊娄谦被北齐拘留,北周武帝抓到高遵后就交给伊娄谦,要他当众向高遵吐口水,让高遵知道羞愧,但伊娄谦认为高遵的罪过还不至于受到吐口水的责罚。
C.两本史书对于伊娄谦与高遵的故事,在史实记述上没有多大区别,但看法不同,《隋书》作者认为伊娄谦高风亮节,有国士之风,而司马光则否定了伊娄谦宽恕高遵的做法。
D.司马光认为君主应该赏罚分明,对于高遵这样的叛徒应该用刑法进行惩罚,而不应该交给伊娄谦随意处置以复仇,伊娄谦的以德报怨也不公正。
小题4: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设复西增白帝之城,东益巴丘之戍,人情恒理,岂足怪哉!(3分)
(2)以疾去职,吏人攀恋,行数百里不绝。(3分)
(3)为谦者,宜辞而不受,归诸有司,以正典刑。(3分)
3、单选题 对下列各句中加粗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从属二主)
B.?以乱易整,不武(容易)
C.?许之(答应)
D.?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戍守)
4、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题。
魏文侯过段干木之闾而轼,其仆曰:“君何为轼?”曰:“此非段干木之闾乎?段干木盖贤者也,吾安敢不轼?且吾闻段干木未尝肯以己易寡人也,吾安敢高之?段干木光乎德,寡人光乎地;段干木富乎义,寡人富乎财。”遂致禄百万,而时往问之,国人皆喜,相与诵之曰:“吾君好正,段干木之敬;吾君好忠,段干木之隆。”居无几何,秦兴兵欲攻魏,司马唐且谏秦君曰:“段干木,贤者也,而魏礼之,天下莫不闻,无乃不可加兵乎?”秦君以为然,乃案兵而辍,不攻魏。文侯可谓善用兵矣。夫君子善用兵也,不见其形,而攻已成,其此之谓也。野人之用兵,鼓声则似雷,号呼则动天,尘气充天,流矢如雨,扶伤舆死,履肠涉血,无罪之民,其死者已量于泽矣,而国之存亡,主之死生,犹未可知也,其离仁义亦远矣!(选自刘向《新序》)
1.写出下列加粗词在句中的意思。
(1)吾安敢不轼________
(2)且吾闻段干木未尝肯以己易寡人也________
(3)遂致禄百万,而时往问之________
(4)野人之用兵,鼓声则似雷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为”的用法与另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其仆曰:“君何为轼?”
B.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C.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
D.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4题。
王丹,字仲回,京兆下邽人也。哀、平时,仕州郡。王莽时,连征不至。家累千金,隐居养志,好施周急。每岁农时,辄载酒肴于田间,候勤者而劳之。其堕懒者,耻不致丹,皆兼功自厉。邑聚相率,以致殷富。其轻黠游荡废业为患者,辄晓其父兄,使黜责之。没者则赙(拿钱财帮助别人办理丧事)给,亲自将护。其有遭丧忧者,辄待丹为办,乡邻以为常。行之十余年,其化大洽,风俗以笃。
丹资性方洁,疾恶强豪。时,河南大守同郡陈遵,关西之大侠也。其友人丧亲,遵为护丧事,赙助甚丰。丹乃怀缣一匹,陈之于主人前,曰:“如丹此缣,出自机杼。”遵闻而有惭色。自以知名,欲结交于丹,丹拒而不许。会前将军邓禹西征关中,军粮乏,丹率宗族上表二千斛。禹表丹领左冯翊,称疾不视事,免归。后征为太子少傅。时,大司徒侯霸欲与交友,及丹被征,遣子昱候于道。昱迎拜车下,丹下答之。昱曰:“家公欲与君结交,何为见拜?”丹曰:“君房①有是言,丹未之许也。”
丹子有同门生丧亲,家在中山,白丹欲往奔慰。结侣将行,丹怒而挞之,令寄缣以祠焉。或问其故,丹曰:“交道之难,未易言也。世称管、鲍,次则王、贡;张、陈凶其终;萧、朱隙其末②;故知全之者鲜矣。”时人服其言。
客初有荐士于丹者,因选举之,而后所举者陷罪,丹坐以免。客惭惧自绝,而丹终无所言。寻复征为太子太傅,乃呼客谓曰:“子之自绝,何量丹之薄也?”不为设食以罚之,相待如旧。其后逊位,卒于家。(《后汉书·卷二十七》)
注:①君房:侯霸的字。②次则王、贡。张、陈凶其终,萧、朱隙其末:王吉、贡禹均为后汉昭宣时琅邪人,二人志同道合。张耳、陈余,两人初为刎颈之交,后兵戎相见。萧育、朱博,初萧育举荐朱博,后有隙,不能相终。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候勤者而劳之——劳:劳作
B、行之十余年,其化大洽——洽:和谐
C、家公欲与君结交,何为见拜——见:我
D、交道之难,未易言也——易:容易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王丹“资性方洁”的品行的一组是(? )
①王莽时,连征不至。②没者则赙给,亲自将护。
③自以知名,欲结交于丹,丹拒而不许。④禹表丹领左冯翊,称疾不视事,免归。
⑤而后所举者陷罪,丹坐以免。⑥不为设食以罚之,相待如旧。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③④⑥
D、②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丹家道殷实,钱财富足,他隐居乡里修身养性,乐善好施。在他的资助和督促下,乡民们竞相互作表率,勤勉劳作,日子富裕起来。
B、王丹济勤不济懒,那些懒惰的人为此深感羞愧,于是加倍努力自我激励。王丹长期乐善好施,全乡邑受其影响,民风极为纯朴。
C、王丹正直高洁,厌恶豪强。和他同郡的河南太守陈遵自以为名气大,想和王丹交朋友、王丹拒不答应。对大司徒侯霸,王丹也是如此。
D、王丹的儿子有位同学家在中山,父亲去世,儿子要去吊唁,王丹为此打他。王丹认为,朋友不宜走得太近,太近了最终不会有好结果。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轻黠游荡废业为患者,辄晓其父兄,使黜责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之自绝,何量丹之薄也?”不为设食以罚之,相待如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