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夜坐
张耒
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⑴这首诗写了秋天的哪些景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本诗写梧桐,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情感?使用了什么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古典诗词摹写梧桐抒发秋意,通常表达怎样的情怀?请举一例印证你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⑴明月高照,夜气清冷,梧桐振叶有声(梧桐叶迎风有声)。
⑵写梧桐不甘凋谢,在秋风中振作精神,表达了作者面对秋天不伤感,自勉自励的情怀。使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⑶通常表达落寞、寂寥、孤独、凄婉的悲愁情怀,对生命凋谢的伤感。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乌夜啼》)、“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等。(一句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戏答元珍?
(宋)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注]宋仁宗景佑三年(1036),欧阳修被贬为峡州夷陵县令。此诗乃次年春在夷陵作。?
1.请赏析?“冻雷惊笋欲抽芽”一句中“惊”字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全诗,简要赏析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冻雷初响,惊醒熟睡的竹笋,竹笋积蓄着力量,突破严厉的压制,正要冒出新生的嫩芽。用拟人的手法,以一个“惊”字表现了竹笋精神振奋的状态。(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2.全诗抒写的其实是作者由早春物华而感发的特定境遇下的深切感慨:既有谪居山乡的寂寞情怀和由此引起的乡思及对人生短暂的感叹,又有排遣内心苦闷的自我宽慰和身处逆境而不甘消沉的乐观、豁达。(意思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夜?坐?文天祥
淡烟枫叶路,细雨蓼花时。宿雁半江画,寒蛩四壁诗。
少年成老大,吾道付逶迤。终有剑心在,闻鸡坐欲驰。
【注释】 ①此诗写于起兵勤王之前。(勤王:指君主制国家中君王有难,而臣下起兵救援君王)宋恭帝即位后,国家艰危,各地将官大都观望,只有文天祥和张世杰两人,召集兵马,起兵勤王。②蛩,蟋蟀。③逶迤,本是形容道路、山川、河流弯弯曲曲,连绵不绝,这里是遥遥无期的意思。
小题1:本诗首联、颔联描绘了怎样的意境?(3分)
小题2:全诗主要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淡烟笼罩着枫叶,细雨飘打着蓼花,成群的大雁寄宿在江边,凄切的蝉鸣回响在四壁,(1分)营造出肃杀凄凉又显慷慨悲壮的意境。(2分)
小题2:诗人借景抒情(即景抒情),(2分)抒发了诗人遭受打击的怨恨(或壮志难酬的痛苦)(1分),表达了立志报国、壮心不已的真实情感(1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意境是指文学作品中通过意象组合所描绘出的自然景色(或生活图景),与诗人的思想感情融合为一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是情景交融、是丰富的审美想象空间。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概括意境的特点的时候,可以按以下步骤做:首先、抓住诗中的主要意象。其次、从品味关键字词入手抓住意象的特点。第三、进行必要的联想、想象,体会诗中这些意象给我们的感受。第四、选择准确的词语概括。本首诗中前两联主要写了淡烟、枫叶、细雨、蓼花、宿雁、江画、寒蛩等意象,营造出肃杀凄凉又显慷慨悲壮的意境。
小题2:前两联所写之景:淡烟笼罩着枫叶,细雨飘打着蓼花,成群的大雁寄宿于江边,凄切的蟋蟀回响在四壁。后半转入抒情,先化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以抒发遭打击的怨恨,再诉说壮志难酬的痛苦。尾联陡起,一扫沉郁悲凉,转为仰天浩歌,率直地发出“丈夫壮气须冲斗”式的呐喊,运用祖逖闻鸡起舞这一常典,很好地表达了立志报国,壮心不已的真实情感。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力挽狂澜,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越调】?柳营曲?江上
查德卿①
烟艇闲,雨蓑干,渔翁醉醒江上晚。啼鸟关关,流水潺潺,乐似富春山②。数声柔橹江湾,一钩香饵波寒。回头贪兔魄③,失意放渔竿;看,流下蓼花滩④。
【注】①查德卿:元仁宗延佑年间元曲作家,屡试不第。②富春山:汉严子陵曾隐居耕钓于此。③兔魄:月亮,月宫,又称蟾宫,取“蟾宫折桂”之意。④蓼花:草本植物,这里有辛苦之意。
小题1:这首曲的前三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5分)
?
?
小题2:此曲透过叙事、状物、写景,清晰地显现出“渔翁”“江上晚”时感情流动的轨迹,试结合诗句加以分析。(6分)
?
?
参考答案:
小题1:(1)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悠然自得的渔翁孤舟闲漂图。(2分)(2)小船于雨后轻雾中自在的消闲飘荡于江上(1分),蓑衣在雨中打湿,雨停后又被风吹干,渔翁饮醉而睡,醒来天色已晚。(2分)
小题2:(1)作者在恰似严子陵当年隐居的富春山的美景中陶醉,享受着山水隐逸之乐。(2分)(2)“渔翁”望月,显然折桂之心未冷,但蟾宫可望不可及,落第失意,不得不隐逸山水,面对寒江独钓的冷峻现实感慨万端,内心痛楚难言。(2分)(3)只得用一句“流下蓼花滩”表现了作者深感自己命运坎坷,前途多舛,依然要遭受很多辛苦之事的无奈凄凉。(2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怎样的画面”即指出画面的特点,诗中有关键词:闲、乐、渔翁。将二者归纳概括出其特点,然后结合诗歌内容进行简要分析即可。
点评:分析诗歌意象的题要扣住诗中的关键词句,归纳概括意象的特点,然后结合内容进行分析。本题是一道规范的鉴赏诗歌意象的题,有利于考生养成规范答题的意识。
小题2:本题题干中有提示:叙事、写景、状物,所以答题时要从这三个方面进行思考。题干中 “情感流动”即“情感变化”,所以应从以上三个方面归纳出来的情感变化的内容。另外,解答本题一定要结合注释来思考,其中的“兔魄”“蓼花”都是有喻意的,如果不看注释,考生很难把握好。
点评:本题引导学生要全面深入的理解诗歌的思想情感,就不要放过任何一丝有用的信息,如标题、注释、作者的身世背景等。本题提示考生从叙事、写景、状物三个方面分析,这对训练考生深入思考有帮助。
本题难度:一般
5、其他题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将往观乎四荒。(屈原《离骚》)
(2)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3)?,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位卑则足羞,?。(韩愈《师说》)
(5)鼎铛玉石,金块珠砾,?,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杜牧《阿房宫赋》)
(6)羽扇纶巾,谈笑间,?。(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参考答案:
(1)忽反顾以游目兮(2)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3)我寄愁心与明月
(4)官盛则近谀?(5)弃掷逦迤?(6)樯橹灰飞烟灭
本题解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