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1984年9月25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在金县马桥子兴建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1984年10月15日开发区开工建设,这也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第一个国家及开发区。如今繁华的开发区,也曾有过一文不名的过去。
B.“医生微博门”事件凸显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不管是处在怎样的工作环境中,人性中最该留存的善良与温暖是不可或缺的。
C.达芬奇公司反戈一击,底气何来?寂静沉寂了两个多月的达芬奇“假洋品牌”事件又起波澜。达芬奇家居24日凌晨突然发布声明称遭到媒体以“虚假新闻”诬陷,并表示,目前正在配合有关部门的调查,期待得到“公正的最终调查结论”。
D.伊拉克政府曾几次计划减少巴格达市区检查站和防爆墙的数量,但恐怖袭击总会如约而至,迫使计划取消。
2、单选题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林语堂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他的文笔清雅、闲适。代表作有散文集《剪拂集》、长篇小说《京华烟云》。
B.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创始和发展起来的,它打破了近体诗严格的格律束缚,创造出很多新样式,语言上是运用现代白话。
C.闻一多,诗人,文史学者。在新诗格律化方面提出了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主张,诗集有《红烛》和《死水》。
D.艾青,原名蒋海澄,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轰动诗坛。解放后,一首《地之子》感情真挚、意境沉郁,又掀起了一股诗歌的浪潮。
3、语言运用题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5分)
对于学生减负,现在实际上存在一种误区,那就是总拿教材开刀。 ① ,就是学生负担轻了。因此,才会出现教材总是修修补补的问题。古诗词在学生教材中存在的目的, ② ,而是让学生通过古诗词学习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这种古诗文的熏陶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百利而无一害。从某种意义上讲,古诗在教材冲的比例不但不应该删除,而是应该增加比重。可令人遗憾的是,我们的教材编写者只关注了减少生字的问题, ③ 。
4、语言运用题 《红楼梦》中三个人物(宝玉、黛玉、熙凤),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请简析原因。(4分)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不断改善并切实保障民生,才能真正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进一步提高国民的幸福指数,实现长治久安的目标。
B.所谓“生态自觉”,其要义固然包含了对生态的反省,但更重要的是对人在世界中的地位,以及人的行为合理性的反省。
C.目前,我国是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入选项目最多的国家,这一成绩主要靠的是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取得的。
D.为纪念建党90周年,“唱支山歌给党听”歌咏比赛将于7月1日举行,届时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也将登台参加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