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名句名篇默写》考点预测(2017年押题版)(四)
2017-07-31 21:59:5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其他题  在横线上补写出名句名篇的下句。
(1)淡泊以明志,_______________。(诸葛亮《诫子书》)
(2)悟已往之不谏,_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去来今辞》)
(3)多情自古伤离别,_______________!今宵酒醒何处?_______________。(柳永《雨霖铃》)


参考答案:(1)宁静以致远。
(2)知来者之可追。
(3)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杨柳岸晓风残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12分)
小题1: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飘飘而吹衣。
小题2:景翳翳以将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善万物之得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小题5:渔舟唱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烟光凝而暮山紫。
小题7: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算一个空)
小题8: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算一个空)
小题9:东隅已逝,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10:____________________,知来者之可追。
小题11:__________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
小题12:____________________,依依墟里烟。


参考答案:
小题1:舟遥遥以轻飏
小题2:抚孤松而盘桓
小题3:感吾生之行休
小题4:落霞与孤鹜齐飞
小题5:响穷鼓蠡之滨;雁陈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小题6:潦水尽而寒潭清
小题7:穷且益坚, 不坠青云之志
小题8: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小题9:桑榆非晚
小题10:悟已往之不谏
小题11:羁鸟恋旧林
小题12:暧暧远人村


本题解析:注意易错字:飏、桓、鹜、齐、蠡、浦、潦、清、坠、桑榆、悟、谏、羁、暧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成小题。(5分)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
医善吮人之伤,含人之血,非骨肉之亲也,利所加也。故舆人成舆,则欲人之富贵;匠人成棺,则欲人之夭死也。非舆人仁而匠人贼也。(《韩非子》)
【小题1】从上面三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义利观。(1分)
孔子:                                                 
韩非子:                                               
【小题2】对这两种义利观进行简要评析。(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重义轻利 重利轻义
【小题1】孔子承认人们追求利益的合理性,反对的是重利轻义、见利忘义的行为。韩非子认为人受利欲的主宰,人与人之间只有利害关系,不存在道义关系。(以上“析”) “重义轻利”和“重利轻义”,是两种对立的思维方式,各有偏颇,应该强调义利的统一,反对以利害义和以“义”害利。(以上“评”)(分析2分,评论2分)


本题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提炼观点的能力,题目设置单纯,难度也较低,很明显,孔子把君子和“义”放在一起,把“利”和小人放在一起,重义轻利十分清楚;而韩非子则从“趋利”的角度谈人的行为,得出重利轻义的结论。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概括观点的能力
【小题1】试题分析:对不同观点评价是考查学生逻辑思维严密性的一个手段,不同的观点一定是站在某一个角度产生的,因而,在评价的时候,我们既要站在原来观点的角度审视其合理性,又要从另外角度思考其弊端或者局限性。这是观点评价的核心所在。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不同观点的辨析好评价能力
点评:题目难度较大,主要的问题是如何评价,学生只要平时有过训练经历,应该比较好解决。
【参考译文】
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孔子说(先师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若缺乏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接受。”
医生善于吮吸人的伤口,嘴里含着人的血液,并不是因为有骨肉亲情,是为利益所驱使。因此造车的人制造车,就希望人们富有、地位尊贵;木工制造棺材,就希望人们早夭、死亡。(这)并不是因为造车的人仁爱而木工邪恶。


本题难度:一般



4、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作答,多答只按前3题计分。答对一空给1分)(6分)
小题1: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小题2:??。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曹操《短歌行》)
小题3:??。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小题4:长桥卧波,未云何龙???。(杜牧《阿房宫赋》)


参考答案:
小题1: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小题2: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小题3: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小题4: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本题解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鬓”“斑”“鹊”“邀”“霁”等。每句1分,句中有错别字该句不得分。此类题考查了学生的准确背诵和规范书写能力,平时要夯实基本功。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祸兮福之所倚,——。《老子》
(2)沧海月明珠有泪,——。《锦瑟》
(3)子日:“岁寒,——。”《论语》
(4)——,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也。《孟子·梁惠王上》
(5)是以圣人不期修古, ——,论世之事,因为之备。《韩非子·五蠹》


参考答案:(1)福兮祸之所伏? (2)蓝田Et暖玉生烟? (3)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5)不法常可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