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7-31 22:10:0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这幅漫画,用虚实结合的方法
对画面作一些描写。
要求:(1)联想与想象要合理。
(2)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
(3)不少于200字。


参考答案:所谓虚实结合,“虚”是对画面以外内容的联想与想象,要描写出两位客人惊讶的原因。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儿子想使母亲骄傲,这心情毕竟是太真实了,以至使“想出名”这一声名狼藉的念头也多少改变了一点形象。
B.诗人有一双点石成金的眼睛,他的本领在于见出常人之所不能见。
C.随着“诗歌朗诵比赛”活动的推进,同学们的读诗热情蔚然成风。
D.散文的语言,从表面看来,自然朴素,浑然天成,而仔细考察,就不难发现作者苦心经营的妙笔。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成风气。用以陈述“热情”,不恰当。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针砭精粹黄梁梦一筹莫展飞扬拔扈
B.提纲融洽爆冷门额手称庆平心而论
C.松弛陷井挖墙脚不记其数川流不息
D.震憾通牒水龙头人才辈出关怀倍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此类题目主要考查音近(同)字、形似(近)等正确书写,容易混淆,把握不准的可以用排除法进行筛选。A.黄粱梦 飞扬跋扈,C.陷阱 不计其数,D.震撼 关怀备至。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校长一再强调,语文课要把语言知识运用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鉴赏能力结合起来。
B.近几年,非法职业中介活动越来越多,每逢节后民工大量进城,就是黑中介机构编造虚假信息,骗取民工钱财猖獗之时。
C.我们写作文要有真情实感,要关注身边的真人真事,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D.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原名李尧棠,字芾甘,他一生创作与翻译了1300万字的作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病句题要熟悉病句的六种基本类型,同时做题时不能吹毛求疵,好像不找出问题誓不罢休,那就危险了。在理解句子意义的基础上,把重点放在基本类型上。A保持语言结构的一致,改为“学生良好的语言鉴赏能力的培养”,B语句不通,语序有误,改为“每逢民工进城之日”,C去掉“切忌”不然意义说反。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面这首诗题为《途中》,语序已打乱,调整后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双燕引雏花下教 ②风卷云开陡顿晴 ③烟江远认帆樯影 ④雨中奔走十来程 ⑤一鸠唤妇树梢鸣 ⑥翠条浓处两三莺 ⑦山舍微闻机杼声? ⑧最爱水边数株柳
A.④②①⑤③⑦⑧⑥
B.②④⑧⑤①⑥③⑦
C.②④③⑦①⑤⑧⑥
D.④②③⑦①⑤⑧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诗写诗人春日途中所见。第一联写天气,第二、三联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描写所见所闻,尾联突出诗人的最爱。本诗为律诗,第二、三联为工对,偶句押韵。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