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二)
2017-07-31 22:10:2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建设文明寝室,首先要?文明寝室的量化指标,再按指标对学生寝室进行考评。
②在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中,无数英雄儿女献出了生命。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③培养公民的法制观念是一个长期过程, ?从学生时代就进行法制教育,?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A.确定 前仆后继 只有/才
B.决定 前仆后继 只要/就
C.确定 前赴后继 只有/才
D.决定 前赴后继 只要/就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1)句中“确定”意为“明确而肯定”,“决定”意为“对如何行动做出主张”,根据与后文“量化指标”的搭配,只能用“确定”。(2)句中根据上文“无数英雄儿女献出了生命”,只能选“前仆后继”。(3)句中前后句之间的关系应为必要条件,所以选“只有/才”。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句中的加点的“于” 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几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B.公子有德于人
C.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
D.不拘于时,学于余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
(B向;ACD被)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如能在具有悠久文明______迅速发展的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无论对奥林匹克运动,对中国乃至世界都具有积极意义。
②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病因至今______不清楚,一般认为与吸烟等因素有关。
③人们______要对质量、花色进行挑选,还要追求品牌和时尚,体现个性与修养,服装业也由此演变成了一个色彩斑斓的时尚产业。
A.并且  尚   不但
B.并且  尚且  不单
C.而且  尚且  不单
D.而且  尚   不但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并且"用在两个动词或动词性的词组之间,表示两个动作同时或先后进行,"而且"表示进一步,前面往往有"不但"、"不仅"等跟它呼应;"尚"是"还"的意思,"尚且"则是表递进关系的连词;"不单"多表并列关系,"不但"表递进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使上下文连贯起来。将答案写在文段下面对应的序号后。
  语言的形式 ① 能是美的, ② 它有整齐的美,抑扬的美,回环的美。这些美都是音乐所具备的, ③ 语言的形式美也可以说是语言的音乐美。在音乐理论中,有所谓“音乐的语言”;在语言形式美的理论中, ④ 应该有所谓“语言的音乐”。 ⑤ 音乐和语言不是一回事, ⑥ 二者之间有一个共同点:音乐和语言都是靠声音来表现的。
①_______ ②_______ ③_______ ④_______ ⑤_______ ⑥_______


参考答案:①之所以
②因为
③所以
④也
⑤尽管
⑥但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予为斯序,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②伯夷、叔齐之所采薇而饿者
B.①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也
②王以天下为尊秦乎,且尊齐乎
C.①临视,则虫集冠上
②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D.①困兽犹斗,况国相乎

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驽下,何能必胜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析:
(“之”“者”连用,构成“中心词+之+定语+者”的格式.表示定语后置;②“之”.结构助词,无义;“者”,指示代词,可译为“……的地方”,文中指首阳山、B①(2)抑或,还是,连词;C①②原来已经,连词;D①②尚且,副词)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