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文学常识》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三)
2017-07-31 22:34:2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杜十娘“抱持宝匣,向江一跳。”其刚烈悲愤之情正与《红楼梦》中的那个人物相同
A.林黛玉
B.晴雯
C.尤三姐
D.尤二姐



2、单选题  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以四言诗为主,分风、雅、颂三大类,普遍运用赋比兴手法。汉魏晋时,五言诗由开创、发展而趋成熟。容量更大,节奏更鲜明。
B.唐诗形式多样,一方面继承并继续完善汉魏以来的五、七言古体诗,一方面创造了律诗和绝句两种新诗体,对平仄、押韵、对仗有严格的规定,诗的表现力也大大增强了。
C.词发展到宋代成为我国文学史上又一座高峰,词的平仄和押韵稍异于诗歌,须服从乐律需要。词有词牌,词牌是曲谱名称,也是词的标题,还规定着词的平仄和押韵。
D.中国新诗诞生于五四运动前夕,它不断接受外来影响并融合在自己民族风格中;当代新诗继承五四以来的优良传统,从古典诗歌和民歌中吸取养料,取得了显著成就。



3、单选题  从所反映的现实生活和揭示的矛盾斗争看,下列古代作品与《窦娥冤》同属一类的一项是
A.《伐檀》
B.《石壕吏》
C.《错斩崔宁》
D.《卖炭翁》



4、单选题  中国人自称为“炎黄子孙”,其中“黄”指的是什么?
A.黄河
B.黄土
C.黄山
D.黄帝



5、单选题  下列句子,作者及出处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B.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欧阳修----《伶官传序》
C.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苏轼----《石钟山记》
D.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辙----《六国论》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