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名句名篇默写》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7-31 22:42:3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子曰:______________,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_____________。(《论语》)
(2)千岩万转路不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栗深林兮惊层巅。(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苔痕上阶绿,______________。谈笑有鸿儒,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参考答案:(1)知者乐水/仁者寿
(2)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
(3)色入帘青/往来无白丁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小题1:?,而不知其所止;?,羽化而登仙。(苏轼《赤壁赋》)
小题2:策之不以其道,??,执策而临之。(韩愈《马说》)
小题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通外直,?。(周敦颐《爱莲说》)


参考答案:
小题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小题1: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小题1: 濯清涟而不妖,不蔓不枝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点,能力层次为A,侧重“识记”能力的考查。


本题难度:一般



3、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意选做五小题)(5分)
(1)羽扇纶巾,谈笑间,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 _____________________,知来者之可追。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 _____________________,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4) _____________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5)庄生晓梦迷蝴蝶,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6) _____________________,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定风波》)
(7)祸兮,福之所倚;_____________________。(《老子》)
(8)见贤思齐焉,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参考答案:樯橹灰飞烟灭 悟已往之不谏 同是天涯沦落人 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望帝春心托杜鹃 竹杖芒鞋轻胜马?福兮祸之所伏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部经典著作之首。
B.《诗经》中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共有15国风,160篇。大都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民间歌谣;“雅”分为大雅、小雅,共105篇,大多为周代宫廷乐曲歌辞:“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多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礼时的乐歌,共40篇。
C.《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共305篇,古时也称为“诗三百”。其创作方法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
D.《诗经》中都是四言诗,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答题时,要仔细分辨选项内容和原文学作品内容的细微差别,然后做出判断,可用排除法。D项,“全部都是四言诗”不正确,也有不是四言诗的,如《伐檀》,基本是五言。所以选D。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文化知识的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词,又称“长短句”、“诗余”,也叫“曲词”或“曲子词”,是配乐歌唱的,后来逐渐和音乐分离,成为一种单纯的文学体裁。词有词牌,有的还有题目,题目与所写的内容有关,而词牌则基本上与词的内容无关。不同的词牌,它的段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不同的规定。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目的是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记载了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含本纪12篇,表10篇,书8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史记》不但有很高的史学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C.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周树人。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
D.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家 》《春》《秋》),《激流三部曲》(《雾》《雨》《电》),中篇小说《寒夜》《憩园》,短篇小说集《随想录》等文学作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备考时要积累名著、名篇作者、时代、国别、文学形象、作品主题等文学常识。解答此道题目,需要逐项审读,按照自己积累的有关知识,判断相关内容,是否正确;要注意各项表述中有关作品同作者、年代是否一致。题中,D项,内容颠倒,应是“《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