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考点预测(2017年押题版)(二)
2017-07-31 22:43:3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杂志第12期评出了本年度最受欢迎的文章,请你读后按要求回答问题。

排序
最受欢迎的文章
作者
1
《兄弟与弟兄的另一种诠释》
艾妃
2
《从爱到爱的距离》
墨尘缘
3
《漫馨的冬天》
慕诗
4
《十天拥抱的拯救》
田祥玉
5
《父爱,一首我没有读懂的诗》
千北
(1)请你根据这些文章标题揣摩它们的共同主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你是杂志社的编辑,请你针对以上现象,从文章内容的角度对投稿人提两条建议。(每条不超过3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这些文章的主题都是表现人间真情的。(从上述文章的题目中找出这些题目的共同点,虽有友情、父爱、母爱等不同角度,但都属于人间真情)
(2)①撰写文章要贴近生活,抒发真情。②发现并揭示平凡生活(或人性)的闪光点,表达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或对美好人生的追求)。(杂志是大众读物,内容应贴近生活,表现真情;杂志又是一个宣传阵地,必须弘扬真善美等。这就决定了刊登文章的内容)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B.
 
而人之所罕至焉                     录其所述      及其所之既倦                       其孰能讥之乎?

D.


 
C.
 
     叶叶相交通                         而今安在哉?C.   会不相从许                         同心而离居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取独;到,得到B.代词,他们;语气词C.互相;一方对另一方,你 D.连词,表转折。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把下列句子填入题中的横线上,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句子的序号)
①圆明园断壁残垣,矗立斜阳,饱含了多少历史的耻辱与辛酸
②激起无限的赞叹
③京剧的铿锵,越剧的柔美,昆曲的绵长,那跨越历史的生命力而今正经受严峻的考验
④增强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责任
  览中华文化遗产,可以________,可以触发深沉的思索,可以________。你看,长城横亘万里,何其雄伟,熔铸了无数人的智慧与血汗;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②④①③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凑合颠峰原形毕露覆巢无完卵
B.宣泄坐镇百年旺族蚍蜉撼大树
C.厄运九州白璧无瑕防患于未然
D.重叠剪采涸泽而渔快刀斩乱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识记并正确书写常用汉字是高考要求之一。可以依据形声字、词义、组合词的特点来识别。A.颠——巅峰(1.山顶:~峰。山~);B.旺(盛,兴盛)——望族(有名望、有地位的家族);D.采(神色,精神)——剪彩(在仪式上剪断彩带)。结合意思来辨明字形。故选C。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今天我能够站在这个舞台上唱我自己写的歌,感到万分荣幸;评委老师的点评让我受益匪浅,谢谢您们的聆听!
B.现在我介绍一下我们班的任课老师,他们都是从上届毕业班中直接蹲班下来的,知识渊博,经验丰富,没有一个省油的灯。
C.张经理,您家父今天来公司找您,您不在,我负责接待的;他叮嘱说您回公司后,一定要跟他打个电话。
D.“认识你自己”是一个很深奥的哲学命题,王教授理解深刻,能够用生活中常见的事例加以解释,讲得非常浅显易懂,我收获很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语言得体。 A“您们”不能用于复数;“聆听”使用对象有误。B“省油的灯”含贬义;再有“蹲班”一词不太恰当。C“家父”使用对象不对,“家父”是面对别人对自己父亲的称呼。而称别人的父亲,叫“令尊”,此句中 “您”与“家父”矛盾。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正确使用熟语(..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