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必看版)(八)
2017-07-31 22:49:1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句子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虽然他失去了一只手,但他仍以顽强的意志,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B.中国人民自从接受了马列主义以后,中国革命就在党的领导下不断取得胜利。
C.在那个时候,我和报纸的接触是很少的。
D.艺人们过去一直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的青睐,就在这白眼和青睐之间,他们体会着人间的温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他”应放在主语之前;B前后主语不一致;D不合逻辑。)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不亦重乎?▲?,不亦远乎?(《论语》)
(2)新沐者必弹冠,?▲?,安能以身之察察,?▲?。(《楚辞》)
(3)丰草绿缛而争茂,?▲?。草拂之而色变,?▲?。(欧阳修《秋声赋》)
(4)?▲?,说尽心中无限事。?▲?,初为《霓裳》后《绿腰》。(自居易《琵琶行(并序)》)
(5)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夕阳古道无人语,?▲?。(王实甫《西厢记》)


参考答案:(1)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2)新浴者必振衣?受物之汶汶者乎
(3)佳木葱茏而可悦?木遭之而叶脱?(4)低眉信手续续弹?轻拢慢捻抹复挑。
(5)淡烟暮霭相遮蔽?禾黍秋风听马嘶(每句l分)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对联的内容与传统节日不对应的一项是
A.艾旗招百福,蒲剑斩千邪。(端午)
B.花市千门雪,灯衢万里春。(元宵)
C.月满一轮辉宇宙,花香千里到门庭。(中秋)
D.流水夕阳千古恨,春风落日万人思。(重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借助诗歌解读文化常识的能力。A.挂陈“艾”、昌“蒲”是端午节习俗;B.元夜花市是元宵习俗;C.满月与中秋相对应;D. “流水夕阳千古恨,春风落日万人思”指清明节。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国际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美国越来越难以得心应手地对付这些挑战。未来美国的全球地位是否会下降,将取决于美国有效调整自己的霸权模式,适应新的世界。
B.叶正明对有些文章和书籍说叶挺在和党断了联系期间生活异常困难,靠开饭馆、摆小摊、卖油条等等维持生计的谬传比较反感,说这些都是假的。
C.中秋是丰收的时节,人们利用中秋节俗表达人们对丰收的庆祝。祭祀月亮时的时令果品,既是对月亮的献祭,更是对劳动果实的享用。
D.长久以来,以大摩和高盛为代表的一批从事证券买卖、为客户提供咨询服务、同时比从事储蓄和贷款业务的传统银行受到更少监管,一直是华尔街的“形象代言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某校要举办一场诗词朗诵会,下面是这次朗诵会的节目单:第一首词:苏轼《念奴娇》第二首词:毛泽东《沁园春》请你结合诗歌内容与风格,在两首词之间,为主持人设计一段这样的话,将以上两首词串联起来。要求衔接自然,简明得体,不少于80 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离开“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赤壁古战场,抛却“人生如梦”的慨叹,让我们穿越历史的烟云,来到长沙的橘子洲头,看北去的湘江,体悟青年毛泽东“到中流击水”的豪情壮志。请听配乐诗朗诵《沁园春·长沙》。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