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7-31 23:07:4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缜密?别出机杼?寒喧?声音宏亮?B 91EXAm.org弘扬?推心至腹?抱歉?百废具兴
C引申?文过饰非?贸然?貌合神离?D缺憾?义无返顾?通辑?耳熟能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喧”为“暄”;宏”为“洪”B.项“至”应为“置“,“具”为“俱”;D“辑”为“缉”)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加点的熟语,运用不正确的一组是             ( )
A.半岛电视台同西方唱对台戏。
B.加拿大华裔律师评价移民法修改案是换汤不换药。
C.有关人士指出,中国走出“非典”阴影,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痛。
D.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本人也不例外,但我到现在还是很有几件事让我觉得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比喻宁愿壮烈地死去,不愿苟且偷生。)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惘然捉襟见肘寂漠羽扇纶巾烦躁
B.苍海相形见绌飘渺礼上往来琢磨
C.国粹分道扬镳冷炙无精打采偏裨
D.豆寇暴殄天物潦倒娇揉造作峥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寂寞? B沧海?礼尚往来? D豆蔻,矫揉造作


本题难度:简单



4、语言运用题  分别以小草、山桃、杨柳作为陈述对象重组下面的句子,使句式协调,语序合理。(可增删个别字词)
煦暖的阳光最先把山坡上的小草唤醒,多情的春风最后催促着一向慵懒的山桃灿烂成一片云霞,而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
长期以来我们在吃四大发明的老本,在一种虚   (wàng)的怀旧安慰中构筑自己的民族自尊心。这种自尊心是必要的,但这种思想方法却制造着一种后顾的文化模式。因为后顾,我们对世界的许多新变化有一种阿Q 式的“我祖先比你阔多了”的情绪。这正造就了我们的长期封闭,亦造成了我们裹足不前。
(1)根据文中的汉语拼音写出汉字。(1分)
汉字:     
(2)请写出一个与“裹足不前”词义相近的成语。(2分)
成语:                


参考答案:(3分)(1)妄   (2)固(故)步自封(或作茧自缚)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字词的填空,要根据前后句的句意来推断要写的词是哪个词。前后句是要表达一些不着边际的,不可捉摸的事物,所以应该是“虚妄”这个词。第二个空更简单,只是写近义词就行了,“裹足不前”指好像脚被缠住了一样,不能前进。形容有所顾虑而止步不敢向前。所以用固(故)步自封(或作茧自缚)。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常用词的用法。
点评:此类题型虽然看上去好像很复杂,其实比其他考字形的题要简单多了,就两个空,不用辨别很多。而且,虽然第一个空填的时候要结合前后文看语意,但是一些语文功底好的学生凭借语感就可以判断出来。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