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二)
2017-07-31 23:12:3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10分)
1)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诗经·氓》)
2)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忧伤以终老。(《古诗十九首》)
3)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4)??。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陶渊明《归园田居》)
5)??,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王羲之《兰亭集序》)
6)??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轼《赤壁赋》)
7)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这些都是东南亚         秀传统文化因素,使之释放出夺目
②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发布的广告应有广告       ,与其他非广告信息相区别,不得使消费者产生误解。
③他用一生的心血写成的宏篇巨著被战火          
A.暴发标记断送
B.爆发标记葬送
C.爆发标志断送
D.暴发标志葬送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
[暴发:使用范围较窄,常用于洪水,有时指以不正当手段突然发财得势(此义常与“户”连用);爆发:本义是弹药爆炸,比喻像弹药爆炸一样突然、迅猛地发生,使用范围较广,可用于战争、斗争、革命、起义、运动等,以及用于众人的声音。标志:表明特征的记号;标记:记号。 断送:常和前途、生命一类词搭配;葬送:意思比“断送”重,常和青春、幸福、事业、家业、成就、成果一类词搭配。]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句加线词的活用现象进行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君为我呼入,吾得事之   ②项伯杀人,臣之  ③范增数项王 ④常以身蔽沛公
⑤晋函陵   ⑥若郑而有益于君   ⑦发尽指冠    ⑧顷之未发,太子
A.①②④/⑧⑤/③/⑥⑦
B.①⑥/④⑦②/③/⑤⑧
C.①⑧/②⑤③/④/⑥/⑦
D.①④⑦/②⑥/③⑤/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①④⑦名作状/②⑥使动用法/③⑤名作动/⑧意动用法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理解词类活用的能力。
点评:词类活用在文言文考试中地位十分重要,它涉及到实词的理解,句子的翻译,文意的理解,所以先从课内内容开始熟悉各类词的活用十分有必要。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4分)
A.高考语文要考查的不仅是考生一方面的能力,而且是包括语言应用能力、鉴赏评价能力、文章写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在内的诸方面综合能力。
B.阶梯水价之所以推行不太顺利,原因之一是没有获得民意普遍支持所导致的,阶梯水价给很多人的印象是“阶梯涨价”,即不是以节水为目的,而是以涨价为目的。
C.耶鲁世界学者是一群富有活力、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的实践者,他们致力于产生积极的变化,陈澍完全符合这样的条件,他将拓展这一群体的才华和视野。
D.当下中国的教育现状让家长和学生都很焦虑,学生不知道自己的兴趣在哪里,家长不清楚孩子的个性适合从事什么。从就业的角度考虑,让所有人成为学术型人才是不现实的。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仔细分析病句的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A.关联词语误用——“不仅是”“而且是”改为“不是”“而是” B.句式杂糅——“原因之一……持所导致的C.搭配不当——“拓展……才华”。所以选D。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7月,国家相关部门对证券交易印花税的税率进行了调整,调整后为1‰,而去年同期的税率为3‰,税率同比下降了两倍。
B.香港中文大学原校长、被誉为光纤之父的高锟教授获得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殊荣源自他在纤维中光的传输通信方面做出的突破性成就。
C.通过《复兴之路》这部见证民族精神崛起的作品,让我们确实看到中国走过一段漫长而又艰难的道路。现在,中国人选择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应该更自豪。
D.《时代》评价称,中国在世界主要经济体系中继续保持最快的发展速度,并带领世界走向经济复苏,这些功劳首先要归功于中国千千万万勤劳坚韧的普通工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项“下降两倍”不妥,下降不能搭配倍数;C项“通过……让……”造成分残缺,二者必须删去一个;D“功劳……归功”成为赘余,应为“这些成就的取得首先归功于”。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文学类文本阅..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