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点绛唇
访牟存叟①南漪钓隐
周晋
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昼长无侣,自对黄鹂语。?絮影蓣香,春在无人处。
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
【注】①牟存叟,作者的朋友牟子才,字存叟。其家有一园,名为南漪小隐。
(1)本词的上、下片各写了什么?请作简要概括。
(2)前人评价这首词中“放”一词最妙,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1)(4分)上片写昼长无侣,春愁难遣;下片写移舟访友,共赋新词。
(2)(4分) “放”一词,把春愁作为其施动对象,给抽象无形的春愁以形象之感,帘儿一卷,它竟像鸟儿一样被放出去了。(2分)表现出春愁尽放的快感。(2分)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①一②题。
功名万里忙如燕,斯文一脉微如线,光阴寸隙流如电,风霜两鬓白如练。尽道便休官,林下何曾见,至今寂寞彭泽县。
①对这首元曲的用典与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功名万里”用的是西汉张骞出使匈奴终封博望侯的典故。
B.“斯文”一词出自《论语》,“斯文一脉微如线”是说礼崩乐坏,儒道衰微。
C.“光阴寸隙”即平日我们常说的光阴如白驹过隙,流逝很快。典故出自《庄子》。
D.“彭泽县”讲的是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田园的故事。
②对这首元曲,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当官的整天把归隐挂在嘴边,真正的隐士又有几个?可见他们口中的隐”,十有八九是假话。
B.这支小令不但讽刺了口是心非、表面斯文的假隐士时尚,连陶渊明也受到牵连,遭到讥讽。
C.“尽道”二字,冷峻已极,说尽了世道人心,带有强烈的嘲讽意味。
D.小令末尾与“忙如燕”遥相呼应,两相比较,活画出官场竞逐,如蝇嗜血的真面目。
参考答案:
①A②B
本题解析:
(用的是东汉班超封侯万里事。) (不曾讥讽陶渊明,而是慨叹未见有几人真正追随其后。)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生? ?
?白居易
春生何处暗周游?海角天涯遍始休。
先遣和风报消息,续教啼鸟说来由。
展张草色长河畔,点缀花房小树头。
若到故园应觅我,为传沦落在江州。
?⑴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来表现“春生”?从全诗看,这些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鉴赏其抒情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和风,啼鸟,河畔草,树头花。乐景写哀(反衬)
(2)贬谪江州的伤感消沉。以拟人手法虚写(想象)春天到了自己家乡,到处找我不见,而我只有托春天向家人传达沦落江州的愁苦;含蓄蕴藉。(意思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共6分,每空1分)
(1)春江潮水连海平,?。
(2)在天愿作比翼鸟,?。
(3)出师未捷身先死,?。
(4)?。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5)?,而智者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6)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选段,完成下面的题。
孔雀东南飞(节选)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举手拍马鞍,嗟叹使心伤:“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详。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
府吏谓新妇:“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
新妇谓府吏:“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执手分道去,各各还家门。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
府吏还家去,上堂拜阿母:“今日大风寒,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儿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单。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
阿母得闻之,零泪应声落:“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
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
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我命绝令日,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
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1.下列诗句中加粗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恨恨那可论?恨恨:愤恨到极点。 ?
B.作计乃尔立?乃尔:就这样。 ?
C.叶叶相交通?交通:交错相通。 ?
D.多谢后世人?多谢:十分感谢。
2.下列语句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因求假暂归?②于今无会因 ?
B.①蹑履相逢迎?②怅然遥相望 ?
C.①以我应他人?②足以荣汝身 ?
D.①黄泉下相见?②渐见愁煎迫
3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都表明焦仲卿“忠于爱情”的一项是(?)。 ?
①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②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 ?
③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
④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 ?
⑤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
⑥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
A.①③⑥?
B.②③④ ?
C.①④⑤?
D.②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这两句既写了焦仲卿因“闻此变”而摧折心肝的悲伤心情,也写到焦仲卿当时所骑的马的哀鸣,从而为下文渲染了一种凄怆的氛围。
B.“贺卿得高迁!”一句表面上表现了焦仲卿对刘兰芝的讥讽,但实际上却反映了焦仲卿对刘兰芝的爱恋。
C.“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这四句既表明焦母那种顽固保守的封建等级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焦母要拆散焦仲卿和刘兰芝夫妇的原因。
D.“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这四句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表明刘兰芝和焦仲卿双双殉情的爱情故事终于感动上苍,让他们两人化作鸳鸯鸟而结为夫妇。
参考答案:1.D
2.B
3.D
4.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